勒石燕然是哪一位名将(110条精选)

一、勒石燕然

1、⑿可堪:表面意为可以忍受得了,实则犹“岂堪”、“那堪”,即怎能忍受得了。堪,忍受。

2、如果给他一个机会,喜欢“刻石记事”的他,也许会在他的墓碑上,刻上“不作死便不会死”这样的墓志铭。

3、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的惆怅。

4、⑶舞榭歌台:演出歌舞的台榭,这里代指孙权故宫。榭,建在高台上的房子。

5、这类降将一般有个特点,那就是谨小慎微,如履薄冰,绝对不敢做违法乱纪的事情。因此窦融在世的时候,对子弟要求非常严格,经常告诫他们:咱们这样的人,本来就不被人信任,所以必须夹着尾巴做人,不能有半点闪失,不然怎么死的都不晓得。

6、⑹“想当年”三句:刘裕曾两次领兵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金戈,用金属制成的长枪。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都是当时精良的军事装备。这里指代精锐的部队。

7、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8、《燕然勒功》和《燕然勒石》作为重要典故,已成为后世大英雄们向往的成就顶峰。

9、⒁神鸦: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社鼓:祭祀时的鼓声。整句话的意思是,到了南宋时期,当地老百姓只把佛狸祠当作供奉神祇的地方,而不知道它过去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

10、刻尽了荣耀,却刻不下一声叹息

11、永元二年(90年)六月,北单于请求向汉称臣,并想入京朝见。但南单于上书汉廷,建议乘机消灭北单于,然后,南北匈奴合并归汉。

12、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名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13、经过认真辩识,初步确认此刻石即著名的班固所书《燕然山铭》。这是中蒙合作所获重大考古发现!

14、大军出朔方,与八千度辽兵、三万南匈奴军队会于涿邪山,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今蒙古国额布根山),北单于大败逃走,汉军追击,前后斩杀一万三千余人,俘虏部族二十余万人。

15、燕然是今蒙古境内的杭爱山。勒即刻。勒石燕然就是刻石记功,引申为打仗取得胜利。典故说的是东汉时大将窦容率军攻打北匈奴,直至燕然,然后在山上刻石记功而返。

16、明帝即位后,开始收拾窦家的愣头青们。最终,窦穆和他的两个儿子——窦勋和窦宣,都死于狱中。

17、似乎是它耐不住千年的寂寞,也似乎是老天不想再将它掩藏,1990年,《封燕然山铭》终于对朝思暮想的国人们露出了它的本来面目。

18、班固一生著述颇丰。作为史学家,《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前四史”之一;作为辞赋家,班固是“汉赋四大家”之《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列入《文选》第一篇;同时,班固还是经学理论家,他编辑撰成的《白虎通义》,集当时经学之大成,使谶纬神学理论化、法典化。

19、这就是“勒石燕然”典故的由来,与西汉冠军侯霍去病的“封狼居胥”齐名。

20、窦宪是个暴脾气,妹妹窦太后掌权后,窦宪报仇心切,私自杀了当年的办案官员,窦宪此举被认为是目无国法,惹得窦太后大怒,要法办他。

二、勒石燕然是哪一位名将

1、二是撇开南匈奴,汉廷直接驻军塞北。

2、勒石燕然,又称燕然勒功,指的是东汉永元元年(公元89年)汉军对北匈奴的远征。这次远征一直打到燕然山(今杭爱山),取得辉煌胜利,著名史学家班固亲笔撰写了“封燕然山铭”,刻在了一块石崖上。

3、❿发明宋体字的人,据说是一个大家都不愿提起的名字

4、都暴脾气的人都有本事,窦宪讨伐果然马到成功,大获全胜。

5、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江城子密州出猎》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以冯唐自比,企盼有朝一日得到信任和重用,戍边杀敌,报效朝廷。“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两句是说马飞快如的卢(的卢,良马名),弓弦惊如霹雳。马作的卢飞快:是运用典故,“的卢”是古代著名的快马,相传一跃三丈,这里用来比喻战马都像的卢那样飞速奔驰。其所以如此组合,是为了突出“快”和“惊”,英雄们骑着快马,拉着有力量的弓,飞驰战场,英勇杀敌,生动地描绘了惊险激烈的场面,进一步刻画了冲锋陷阵、杀敌报国的抗战英雄形象。使读者对爱国将士们冲锋陷阵,所向无前的英勇气概,历历如在目前。

6、(养生必读)破译“女神”宋美龄的长寿密码

7、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8、本品为石燕科动物中华弓石燕Cyrtiospirifersinensis(Graban.)或弓石燕Cyrtiospirifersp.的化石。煅制取净石燕,捣碎,置人适宜的容器中,用无烟武火加热,煅至红透,取出,放冷,研成细粉。

9、为了避免这个可怕的后果,北单于连祖祖辈辈生活于此的故地也不要了,带着剩余的子民,一路向西向西向西,能逃多远就逃多远。

10、(解密)蒋介石三次下野与家族关系

11、"燕然勒石",亦称为“勒石燕然”,是成语,典故名,典出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二十三〈窦融列传·窦宪〉。

12、直到2017年7月下旬,蒙古国成吉思汗大学和中国内蒙古大学专家组成一支联合考察队,来到位于蒙古国中戈壁省德勒格尔杭爱县,他们花费了多日,对摩崖石刻拓片进行了仔细研究,实地认真进行了考察。

13、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卫青逝世,起冢如庐山,葬于茂陵东北1000米处,谥号为“烈”。

14、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少年英雄、帝国新星,却在二十三岁就生病去世。汉武帝为了祭奠他将他陪葬茂陵,还在去世前将他的弟弟霍光安排为辅政大臣。霍去病的英年早逝,留下的只剩他的传奇故事!

15、知识分子想要在主政者手下实行自己的政治抱负,首先要学会容忍执政者与自己信仰冲突的缺陷,甚至是同流合污。班固和崔骃都借助了窦宪的势,但是强度不深浅有别。撰写《后汉书》的范晔批评班固“迷世粉”,或许指的就是这点。

16、自此,两个国家、两个民族在亚欧大陆的东方上演了长达三百年的战和情仇。这其中既有匈奴人白登之围的铁骑无敌,也有昭君出塞的和睦相处,但让后世中原王朝津津乐道更多的却是卫青的封狼居胥、陈汤的虽远必诛,班超绝域轻骑催战云、耿恭孤军千里守边城。而这些汉家军威在燕然勒石之后达到了鼎盛。

17、次年,窦宪又率军夺取伊吾城(今新疆哈密以西),北匈奴至此崩溃,单于远逃,汉军追击至私渠比鞮海(乌布苏诺尔湖),此战共斩杀名王以下匈奴军一万三千多人,获牲畜百余万头,周围部落归降汉室共八十一部计二十余万人。

18、今年7月29日至31日,中蒙联合考察队对蒙古国中戈壁省德力格尔杭爱苏木境内的一处汉文摩崖石刻进行了实地考察。此摩崖位置在蒙古国中戈壁省稍微靠西南的地方,刻在杭爱山一个支脉的向西南突出的岩石上。经过两天的艰苦工作,考察队完成了对该摩崖石刻的拓片、照相等工作,并对石刻文字做了仔细的核对和辨识。考察队最终确认了该摩崖石刻的20行约260多个汉字中的220多个汉字,确定该摩崖石刻即为东汉永元元年班固所作的《封燕然山铭》。文字形式为典型汉隶,内容和《后汉书·窦宪传》完全匹配。文字内容如下:

19、范仲淹的名句“燕然未勒归无计”就用了这个典故,意思是作为一个男子汉,我还没建功立业呢,哪里有脸回家?

20、这时,汉朝消灭匈奴共八九万人,汉军也死亡了数万人。此后,匈奴迁往很远的地方,沙漠以南再没有匈奴的王庭了。汉军渡过黄河,从朔方以西到令居县,处处开通河渠,设置田官,派士卒五六万人屯垦,逐渐蚕食到匈奴旧地以北。但也因缺少马匹,不再大举出击匈奴了。

三、勒石燕然的典故

1、今天看来,宋意的见策确有独到之处,北匈奴灭亡之后,鲜卑果真成为东汉中后期的北方大患。然而当初汉廷却同意了南匈奴之请,这其中还涉及到一则宫廷丑闻。

2、首战发生于稽落山(今蒙古境内杭爱山)。窦宪并未亲自出马,“代替”他亲自出马的是副校尉阎盘、司马耿夔,他们把匈奴人打得屁滚尿流,北单于见势不妙逃了,窦宪亲自领兵追击,一直追到私渠比鞮海(乌布苏诺尔湖)。

3、据《后汉书》卷二十三并以此标志着我朝军人保家卫国的决心与毅力。

4、地球上最早的“蝴蝶效应”,也许就是窦宪整出来的,这只蝴蝶在中国北部扇动了一下翅膀,遥远的罗马帝国就土崩瓦解了。

5、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窦宪刺杀刘畅的真相,终于为窦太后所知。他杀的,可是她的小心肝啊!窦太后终于忍无可忍,把他关了禁闭。

6、崔骃、傅毅、班固三位当时最富有才华的文人在永元初年的时候都在窦宪的幕府供职。显然,三人之中只有班固后来是成为了窦宪的心腹,于北征之中担任中护军要职并且撰写纪功铭文。

7、但是,如果失败,就有可能全军覆没。

8、鲜卑侵犯匈奴,只是因为可以劫掠财货。他们把功劳归功朝廷,只是贪图朝廷的奖励。如果听从南匈奴之意灭掉北匈奴,那么就必须要考虑如何去禁制鲜卑了。灭掉北匈奴,鲜卑在外丢掉了暴掠抢劫的对象,在内又得不到功劳的赏赐。因其豺狼贪婪的本性,肯定会成为边患。现在北匈奴请求和亲,应对准许他们归附,把他们作为朝廷的外藩。如果行兵费赋,听从南匈奴的意见,就丢掉了上策,去安即危,绝不应该同意。

9、范晔《后汉书》曰:齐殇王子都乡侯畅来吊国忧,窦宪遣客刺杀畅,发觉,宪惧诛,自求击匈奴以赎死。会南单于请兵北伐,乃拜宪车骑将军,以执金吾耿秉为副,大破单于。遂登燕然山,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

10、1990年蒙古国两位牧民发现此石刻,但无法解读

11、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

12、但东汉窦宪征讨匈奴时,南匈奴已经归顺朝廷,北匈奴也大势已去,当时窦县歼敌也只有一万三千余人而已。相当于做了一个相对简单的收尾工作。在西汉武帝之前,中原的武装一直打不过,匈奴骑兵,所以汉武帝之前,都是我们屈辱地求和纳贡,以保边疆安宁,但经过卫青和霍去病的一番努力,一举扭转了屈辱的局面,正面打败了匈奴,争取回了我们泱泱大国的尊严。

13、石燕丹方炉甘石(炉甘石人大银罐内,盐泥封固,用炭火煅一炷香,以罐通红为度,取起为末,用黄连水飞过,再入黄芩黄连黄柏汤内,将汤煮干,以甘石如松花色)四两硼砂(铜杓内同水煮干)石燕琥珀朱砂(水飞)各取净末一钱五分鹰屎白(如无,白丁香代之)一钱冰片麝香各分半上为极细末,研至无声,每用少许,水蘸点眼大眦。枯涩无泪,加熊胆、白蜜。血翳,加真阿魏。黄翳,加鸡内金。风热翳,加蕤仁。热翳,加珍珠、牛黄。冷翳,加附子尖、雄黄。老翳,倍硼砂,加猪胰子。

14、齐木德道尔吉认为,从字数上看,可以肯定,公元89年随军的班固写了《燕然山铭》,并摩崖刻石。《后汉书》中记载的《封燕然山铭》在此以后,是经过后人加工润色的。

15、(名家论史)马勇:为什么说甲午战争日本“太小人”

16、勒石燕然,刻尽了荣耀,却刻不下一声叹息。

17、窦宪东汉时期名将。东汉时期的匈奴分为南北两部分。南匈奴是亲汉,而北匈奴是反汉。因当时的北匈奴内部发生变乱,也刚好南匈奴想请汉朝出兵讨伐北匈奴,于是窦太后任命窦宪为车骑将军,耿秉为副将军率兵讨伐北匈奴。一举荡平北匈奴。

18、元光六年(前129年)被封车骑将军,首次带兵出征。汉军一共四路出兵,三路溃败无功,只有卫青一路胜利,奇袭了匈奴圣地龙城,俘虏七百余人,取得胜利。被封关内侯。

19、对窦宪来说,这些都是小事,光干小事没意思,他得干点“大事”。于是他开始杀人,先是杀了他老爸案件的审判官韩纡的儿子(那时韩纡已死),用他的头祭奠他老爸窦勋的亡灵;接着杀皇室成员——汉章帝挂掉后,齐王的儿子刘畅前来吊丧,窦太后对他印象不错,数次召他进宫摆龙门阵,实际上是年少新寡的她看上了这个吃喝嫖赌样样精通的小鲜肉。窦宪心想这可不行,他们搞到一起,今后哪有我的好日子过,我的权力,肯定要被分掉。他是绝对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的,果断派刺客杀了刘畅,并嫁祸于刘畅的弟弟刘刚,还派人把刘刚抓起来审问。

20、两千年前的汉朝,匈奴民族也同样厉害,不仅战斗力爆棚,还非常难缠。

四、勒石燕然和封狼居胥哪个更厉害

1、谢邀,看了问题可以再举例一个,普法战争以后法国战败,普鲁士军队攻入巴黎,在凡尔赛宫镜厅宣布了德意志帝国的成立,但即便如此,也不能够代表法国已经成为德意志的领土一部分。西汉攻打匈奴,封狼居胥、勒石燕然封,只是战胜匈奴的象征,并没有将领土扩张到哪里。封狼居胥:汉武帝元狩四年,卫青与霍去病舅甥率军五万分别从定襄与代郡攻入匈奴,寻找匈奴的主力。霍去病与匈奴左贤王部相遇,大获全胜,在狼居胥山进行祭天,兵锋直指北海。经此一战,“漠南无王廷”。

2、此文甚是扬我大汉国威,看后,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有说咱们的历史学家看了之后都落泪,为什么呢?因为当年窦宪凯旋的古战场,如今早已是异国他乡,却怎不叫人感慨万千?

3、一日,她诏令刘畅到上东门等候接见。窦宪听到之后就紧张了,他担心长此以往,刘畅会分去他的宫省之宠,削弱自己的权势。

4、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的骑兵军车和辎重都与大将军卫青相同,但没有副将,将李敢等人全都任命为大校,充当副将,从代郡、右北平郡出塞二千余里,穿越大沙漠,与匈奴左部的军队遭遇,擒获匈奴屯头王、韩王等三人,以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八十三人,在狼居胥山祭祀天神,姑衍山祭祀地神,又登上翰海旁边的山峰眺望,共俘获匈奴七万零四百四十三人。汉武帝增加霍去病食邑五千八百户,又封其部将右北平太守路博德等四人为列侯,从骠侯赵破奴等二人增加食邑,封校尉李敢为关内侯,赐食邑。低级军官和兵卒升官,受赏的人很多。而大将卫青却没有增加食邑,部下军吏士兵全都没有被封侯的。

5、另外,从军事史的角度上看,窦宪作为指挥东汉第二次征伐北匈奴战争的汉军统帅,成功地组织实施了稽落山之战和金微山之战等重大战役,在中国军事史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6、而代表着汉军胜利的燕然勒功之举,又因班固的文章,千古流传,成为了后世文人、将士对于汉家军威的直接印象以及立功塞外的精神寄托。“燕然刻石”、“燕然勒功”之句在后世的唐诗宋词、明清文章中屡屡可见。最有名的当属宋人范仲淹的名句“燕然未勒归无计”:虽然身处西北边关,但是未有燕然勒功的功绩,哪里还有回家的打算。

7、经过多年疗伤,北部匈奴已经好了伤疤忘了疼,又开始侵犯大汉边境。

8、大诗人李白《发白马》写到:"倚剑登燕然,边峰列嵯峨"。

9、他似乎有不安分的资本,因为他的妈咪是个公主,只不过不是皇帝的女儿,是刘秀长子刘强的女儿,汉明帝刘庄的侄女儿。

10、你先坐7/107路到汽车南站,然后有专门去石燕湖的旅游中巴去那里。那里不是很好玩啊。。。

11、燕然,一个富有诗意的地名,承载了太多先人的荣耀,留下了多少后人的向往。

12、重大发现:“勒石燕然”处被找到!

13、唐宰相李峤《饯薛大夫护边》写到:"伫见燕然上,抽毫颂武功"。

14、大将军为人仁,喜士退让,以和柔自媚于上。两人志操如此。

15、"燕然勒石"这一典故与卫青无关,而是与东汉将军窦宪有关。东汉时期,将军窦宪率领汉军及南匈奴、东胡乌桓、西戎氐羌大破北匈奴之后,封燕然山,勒石记功。

16、❻唐诗极简史:29首巅峰唐诗,重温大唐盛世289年

17、在古代中国,杭爱山又被称为燕然山。如宋代范仲淹的词《渔家傲》中的“燕然未勒归无计”,唐代王维《使至塞上》中的“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都是指的杭爱山。

18、从汉高祖刘邦白登之围的狼狈为起点,历经三百年的和亲与战争交错,窦宪燕然勒功成为最后胜利的巅峰。“且兹所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宁者也”,经此一役,“大汉天声”最终扬眉吐气,匈奴再无实力与汉朝对抗,用“一劳永逸”来评价这次胜利毫不夸张。

19、“勒石燕然”虽然被记录在《后汉书》中,但就是这么一个有着明确记载的历史事件,却因找不到“燕然山刻石”而一度被质疑。

20、因此,历代政客、文人对这次大捷都非常推崇,为之写下颂歌的不乏其人。

五、勒石燕然的诗句

1、窦宪平定匈奴,威名大盛。于是以耿夔、任尚为爪牙,以邓叠、郭璜为心腹,以班固、傅毅皆置幕府,以典文章,把揽朝政,占据要津。一时刺史、守令等官员多出其门。尚书仆射郅寿、乐恢因为违忤窦宪之意,相继自杀。朝臣震慑,望风承旨。

2、窦固是一个另类。《后汉书》说他“好览书传,喜兵法”。虽然洁身自好,却因为窦穆的案子受牵连,在家闭门思过十余年。

3、永元元年,窦宪部军在稽落山将匈奴杀了个人仰马翻。

4、居功自傲,这似乎是功臣的宿命,历史上无数功臣都没有摆脱这个宿命。

5、而比班固早先投靠窦宪的崔骃却没有得到重用,并最终弃用。原因是二人对窦宪的态度起到了决定作用。二人写文都有着对窦宪功业的歌颂,但是班固还表现出是对窦宪给予其晚年立功机会的知恩图报和感激涕零,而崔骃却始终坚持劝谏规劝之意。

6、公元前209年,匈奴单于冒顿杀父自立,逐步统一北方草原,建立起庞大强盛的匈奴帝国;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结束多年战乱,建立西汉,开创了强盛的汉王朝。

7、于是他暗中派刺客潜入上东门侍卫当中,刺杀了刘畅。没想到,后来东窗事发。窦太后大怒,把自己的哥哥窦宪暂且关在内宫之中,可能是爱恨两难间姑且之计,但更可能是在纠结如何回避刺杀王族的罪名,保下自己临朝称制的支柱,以及窦氏家族权力的权宜之策。

8、窦宪虽然犯下了大罪,但是他的丰功伟绩被世人所记。

9、两汉之际的乱世,一个叫窦融的人横空出世,迁徙至河西地区,保境安民,成为乱世之中的一方实力派。后窦融归顺刘秀领导的东汉朝廷,封安封侯,拜大司空,位列“云台三十二将”之一。“窦融归汉”也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如今那些削尖了脑袋要往国外跑的人,不妨重温一下窦融的故事。

10、首先我们先来说说"封狼居胥",这个故事发生在汉武帝时期,当时汉朝与匈奴人开战,冠军侯霍去病采用了千里奔袭的战术,直接打到了匈奴人的王庭圣山,大败匈奴人,于是在匈奴人的圣山狼居胥山举行了大规模的祭天仪式,于是后人便将这样的功绩称为"封狼居胥"。

11、据史书记载,东汉永元元年,车骑将军窦宪北伐匈奴,取得大胜,大军行至燕然山时,窦宪命随军的班固撰写《燕然山铭》,刻石纪功,此后便有了"勒石燕然"的典故。

12、燕然是指燕然山,今天又叫做“杭爱山”,燕然一词是与窦宪有关,征伐匈奴胜利后,登上燕然山,在石头上刻下功绩。后来文人们用在诗词里,以此来励志,燕山一词代表着胜利,以此来激励自我。

13、❺两个被抄家打倒的家族,一个写了部小说出名了,另一个画这部小说出名了

14、细究起来,其实汉和帝即位之初也就是窦宪出征之际,北匈奴的威胁已经大不如前,需不需要北征、如何北征都需要仔细考虑利弊得失。单纯听从南匈奴之言,多少有点冒失。作为南匈奴本身来说,他们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进攻北匈奴,破北成南,无可厚非。但是作为中央朝廷,则还要考虑到边疆大局。

15、这真是一个气死白起、韩信的节奏。

16、公元89年六月,窦宪和副将耿秉率领汉军锐骑8000、南匈奴3万余骑、羌胡8000余骑,以及辎重车3万余辆,兵分三路开赴战场,会师于涿邪山(今蒙古西部、阿尔泰山东脉)。

17、窦宪矜三捷之效,忽经世之规,狼戾不端,专行威惠。遂复更立北虏,反其故庭,并恩两护,以私己福,弃蔑天公,坐树大鲠。永言前载,何恨愤之深乎!自后经纶失方,畔服不其为荼毒,胡可单言!降及后世,玩为常俗,终于吞噬神乡,丘墟帝宅。呜呼!千里之差,兴自毫端,失得之源,百世不磨矣。

18、《普济方.身形》卷四十九引《卫生家宝方》方。乌髭黑发。香附子(生姜1斤取汁浸3宿候香附子透焙干炒焦研)0.5斤,生干地黄(焙)、细辛(焙)各2两,石燕子1(醋淬碎研)1对,青盐5两,炒石榴皮3两,皂角(烧存性)7条,麝香(另研)少许。为细末,入麝香搅匀。临卧揩齿。

19、封燕然山铭:故事里最华美的那一段

20、“燕然勒功”、“勒石燕然”作为重要的典故,成为了后世功臣名将向往的功业巅峰。

六、勒石燕然

1、永平十六年的西征,就是耿秉制定的作战计划。

2、三大战役打得匈奴心服口服,心惊胆战;从此出现了"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的局面!

3、面对的匈奴实力不同霍去病面对的匈奴西汉初年北方匈奴民族在大单于的努力下,整合为一个强大的整体民族。放眼天下,没有国家与民族能够同他们匹敌。

4、⒀佛(bì)狸祠: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佛狸。

5、几十年后,鲜卑人成为漠北草原的霸主、汉廷更大的边患。三百年后,范晔在《后汉书》里写到:

6、永元元年,车骑将军窦宪复请(傅)毅为主记室,崔骃为主簿,及宪迁大将军,复以毅为司马,班固为中护军,宪府文章之盛冠于当世。

7、“秋膘”您得这么贴:“姑姑筵”,蒋介石、宋美龄、张学良都馋这口!

8、元朔二年(前127年)武帝派遣卫青、李息率兵出击匈奴,自云中出兵,西经高阙,再向西直到符离(今甘肃北部),收复了河套以南原秦王朝的辖地(通称“新秦中”),并在阴山以南的河套地带设置了朔方郡和五原郡,朔方郡治朔方县(今内蒙古杭锦旗北)。朔方郡,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旗东,离包头大约200公里。

9、早在东汉光武帝时代,匈奴已分裂为南北部。南匈奴为了对抗北匈奴,主动归附东汉王朝,并徙居塞内。北匈奴因为种种原因,力量衰弱,也未敢对抗东汉王朝。但是到了汉明帝初年,北匈奴逐渐强盛,开始入寇五原、云中等边郡地区。

10、把五千年历史写成故事给你看,了解“我们的历史”,今天我们的故事主题是国外发现的一块石刻。

转载请注明出处唯爱说说网 » 勒石燕然是哪一位名将(110条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