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诸葛亮的诗句有哪些【七擒七纵;如虎添翼;开诚】

一、描写诸葛亮的诗句有哪些

1、七擒七纵;如虎添翼;开诚布公;龙骧虎视;计日而待;集思广益;俭以养德;

2、杜甫看诸葛亮的三重境界

3、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

4、立品于莘野渭滨之间,表读出师,两朝勋业惊司马;

5、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周瑜鏖战的赤壁。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

6、明确:“丞相”要读出亲近的味道,“寻”读升调,读出仰慕之情。“柏森森”要读得平缓,读出欣慰的语气。后句读出惋惜的语气,前四字稍快,后三字则要慢,“自”“空”要重读,体现出诗意的逆转。

7、经过隆中,斜阳下的桑麻绿油油的,秋风高歌,非常凄凉。假如世上没有徐庶则一定没有庞统,这些夭折的英雄们。本来谋划攻取荆门,静静等待他们的战功。在栗地中转悠了一圈,竟然发现没有了道路。

8、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9、所谓“诗圣”,就是诗歌领域的圣人,中国三千多年诗歌史上得此殊荣的只有杜甫一人。杜甫死后其诗被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

10、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

11、又过了6年,已到了天宝12年,大作三大礼赋终于被呈送到御前,得到了唐玄宗的嘉奖,不过李林蒲却看不上杜甫这等穷酸的文人,只给予一个芝麻大的小官,京城是官员汇聚之地,没人因为杰出的才华而高看杜甫一眼,他还是不灰心,决定再等等。

12、平生心事付悠悠,风雨燕南老楚囚。

13、分析首联,体会情感

14、东汉末年,群雄纷起,龙争虎斗。争王图霸之业未立,各自割据称雄。刘备像汉光武一样一挽汉朝之颓运,得到了孔明这条“卧龙”的辅佐。诸葛亮在南阳之时,亲自躬耕于陇亩之中。刘备三顾诸葛亮于卧龙岗茅庐,如鱼之得水,叱咤风云于天下。诸葛武侯在岷蜀佐助刘备立国,其凌云攻志,直吞咸京。诸葛亮未显达之时,是谁对他最为赞许呢,就是博陵的崔州平。

15、但是一旦时运不济,大势已去,就是英雄也无能为力。诸葛亮何等威武,何等神机妙算,但是到了关公走麦城,到了六出祁山,他也只能徒唤奈何。最后匡扶汉室的希望落空,只落了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生前身后名。

16、风景依然,名士曾杭衣带水;

17、此诗通过先主庙和武侯祠邻近的描写,进而赞颂刘备、诸葛亮君臣际遇、同心一体,含有作者自己论事被斥,政治理想不能实现,抱负不能施展的感慨。在艺术描写上和前几首又有所不同。

18、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19、杜甫眼中的武侯祠(首联、颔联)

20、而“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两句诗写的是诸葛亮兴复汉室中断而死,遗憾抱负之情。古往今来,多少志士仁人、英雄豪杰皆是如此,实在令人潸然泪下,无数人争相引用,终成脍炙诗篇,为无数中学生所朗读学习。

二、描写诸葛亮的诗句古诗

1、先生本天下才,世人莫之许也;

2、地无论宛襄,有诸葛庐自堪千古;

3、才华超绝与伊尹吕尚难分高下,指挥千军万马非曹参萧何能比。汉朝的气运已经衰落难以恢复,他意志坚决终因军务繁忙殉职。

4、演义第四十三回、四十四回,是张昭鼓吹主降的重头戏,从诸葛亮舌战群儒(历史上不存在这一场景)前后,到张昭急于说服周瑜,已将他的投降意图,瞄绘得淋漓尽致

5、庵垂两千年,问吴宫魏阙安在;

6、先主与武侯,相逢云雷际。感通君臣分,义激鱼水契。遗庙空萧然,英灵贯千岁。

7、这句诗中的思想情感又是怎样的呢?

8、我们都是寄意于经国济民,结成了兄弟般的朋友。

9、他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10、当然,时逢乱世之交,杜甫对诸葛亮的推崇无以复加,有关于歌颂蜀汉丞相的诗就有20多首,盼明君的他也希望自己有诸葛之才报效国家,杜甫在官场一生不得志,却并不影响声名远播,到如今,他的诗句存世量很大,不仅影响着中国,也影响着整个汉文化圈,包括日本和韩国都把杜甫诗句列为基础教材,诗圣的称号并不是浪得虚名。

11、周瑜决策取荆州,诸葛先知第一筹。指望长江香饵稳,不知暗里钓鱼钩。

12、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13、一般情况下,怀古诗都是以地点作为诗的标题,本诗却反其道而行之,诗题作“蜀相”而不说“武侯祠”,可知杜甫意在人而不在祠。情感是解读诗歌的钥匙,显然作者把情感就寄托在诸葛亮的身上了。

14、气周瑜、屏司马、擒孟获,古今流传。

15、二表竭忠臣,鞠躬尽瘁不负南阳三顾;一心扶汉祚,拓土开疆卒书正统两朝。嘉庆七年(公元1802)夏,钦命提督、甘肃全省军门(一省之最高武官)杨遇春题前、后《出师表》竭尽了诸葛亮的忠心。恭敬谨慎,不辞劳苦,为的是不辜负刘备茅庐三顾之恩;一心扶持蜀汉帝业,扩展、开辟疆域和领土,终于使史籍记载了刘氏国统的刘备、刘禅父子两代。

16、秣马临荒甸,登高览旧都。

17、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18、有一首无名氏记念诸葛武侯的诗:

19、风弄波涛鼓角喧,蜀江犹有阵图存。纶巾羽扇人何在,眼看群儿戯棘门。

20、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三、描写诸葛亮的古诗

1、首联前半句,不写「蜀相」而写「丞相」,非常亲切,又着一「寻」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专程拜访的。

2、三个臭匹匠,赛过(顶一个)诸葛亮(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解释〗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请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

3、(扩展资料)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改革家。

4、颈联中的“孺子”是指后主刘禅。刘备打下的蜀汉千里大好河山,后来就被刘禅给轻易地抛弃了。刘备临终白帝城托孤,大事都委托于诸葛亮。可惜刘禅投降时诸葛亮已不在人世。

5、诗中既有尊蜀正统的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这首七律章法曲折宛转,自然紧凑。前两联记行写景,洒洒脱脱;后两联议事论人,忽变沉郁。

6、梁父吟成高士志;出师表见老臣心。

7、东汉末年,群雄纷起,龙争虎斗。

8、《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唐代 杜甫 原文: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译文: 诸葛亮大名垂宇宙且万古流芳,他清高的品性真令人无比敬仰。三分天下是他苦心筹划的结果,他犹如展翅高翔在云霄的鸾凤。 才华超绝与伊尹吕尚难分高下,指挥千军万马非曹参萧何能比。汉朝的气运已经衰落难以恢复,他意志坚决终因军务繁忙殉职。

9、一次罗隐参加进士考试又落第了,他闷闷不乐地从京城往家里赶。路上经过蜀道上的筹笔驿,驻足凝思,蜀汉丞相诸葛亮数百年前在这里运筹帷幄,北伐曹魏。但最终出师未捷,病逝于五丈原。

10、恸哭杨顒为一言,余风今日更谁传。区区庸蜀支吴魏,不是虚心岂得贤。

11、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诸葛亮

12、犹悲堕泪碣,尚想卧龙图。

1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4、《三国演义》对这位主角进行一番外貌描述,说他: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除此之外,这部小说还在别的章节中提到:诸葛亮执掌刘备军队后,常常手持羽扇,坐一辆四轮小车。总之,小说对诸葛亮外貌特征的定型是: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持羽扇,有时坐一辆四轮小车。《三国演义》的这种描述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今天,我们看到的诸葛亮形象几乎都来源于此。

15、唐朝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有一句名言,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在封建社会里,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建功立业,就必须要走仕途之路。但是人们要进入仕途,首先就得参加科举考试。

16、——黄剑三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17、此处的“英雄”仅仅指诸葛亮吗?

18、在晚年遇到了您二位像崔州平和崔瑗这样的朋友,华发之际同衰共荣。

19、势欲起六龙,东回出扶桑。

20、井庐空眷念,可惜鞠躬尽瘁,归耕未慰老臣心。

四、描写诸葛亮的诗句有哪些四年级

1、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

2、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

3、八阵图·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武侯·王安石汉日落西南,中原一星黄。群盗伺昏黑,联翩各飞扬。武侯当此时,龙卧独摧藏。掉头梁父吟,羞与众争光。邂逅得所从,幅巾起南阳。崎岖巴汉间,屡以弱攻强。晖晖若长庚,孤出照一方。势欲起六龙,东回出扶桑。惜哉沦中路,怨者为悲伤。竖子祖余策,犹能走强梁。

4、本诗作为经典怀古诗,教学应当立足怀古诗的本质,注重古今对照、时空交错、情景交融。

5、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6、科举考试可以说,那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不是人人都能够顺利通过的。有的人努力了,加上好的时机和运气,他成功了。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7、时人列五鼎,谈笑期一掷。

8、晚途值子玉,华发同衰荣。

9、刘备出兵伐吴就驻扎在三峡,无奈战败归来去世在永安宫。

10、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诸葛亮

11、此后,杜甫还有一次为官经历,他受命赶赴凤翔行在,为左拾遗。但好景不长,在三个月后,杜甫便因上疏援救房琯而触怒唐肃宗被贬,最终弃官远走。至此,杜甫迎来了人生中最颠沛流离的岁月。在几经颠沛流离以后,杜甫举家逃难到四川成都,这个诸葛亮治理下的“鱼米之乡”。

12、明确: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3、抱膝此安居,觉异日桑种成都,殊非本念;

14、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诸葛亮

15、鱼鸟犹疑畏简书,风云长为护储胥。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16、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哭声响彻四野;渔人、樵夫们在好几个地方唱起了民歌。(像)诸葛亮和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无论是贤还是愚)都终归黄土;我眼前的这点寂寥(指郊游和亲人间的慰藉)又算得了什么呢。

17、(或者点拨:根据这些内容,你们可以怎样来形容诸葛亮?在诸葛亮前面加一些形容词该怎么加?该加褒义词还是贬义词?如:雄才大略、谋略过人、业绩宏伟、忠心报国、忠心耿耿等。)

18、梁父吟成高士志;

19、统并存吴魏,读隆中对早定三分。

20、直到安史之乱前夕,杜甫得一个小官职——看守兵甲器械以及管理门禁钥匙。然,当叛军攻入长安城门,大唐王朝的荣光一朝败落,那当权者唐玄宗却携贵妃逃往成都,鼎盛的开元盛世成了云烟。

五、写诸葛亮的诗句有哪些?

1、这是作者初到夔州时作的一首咏怀诸葛亮的诗,写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此诗前二句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尤其称颂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和建树。

2、诗句中的“冠剑”,冠指文臣,剑指武将,实是指诸葛亮。刘禅贪生怕死,放弃抵抗,听从臣子谯周的建议,投降了曹魏,使刘备诸葛亮创立的蜀汉基业毁于一旦。这样诸葛亮如果泉下有知,一定会痛恨谯周的。

3、——罗贯中《三国演义》中再以徐庶之口赋咏诸葛亮

4、最后我们要说,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却声名远播,且对中国文学和日韩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一生心血都用在写诗上,其诗具有坚实的内容,纯真的热情,深沉的激愤,凝重的格调,从这方面说他又是诗人学习的榜样。所谓“诗圣”,就是诗歌领域的圣人,中国三千多年诗歌史上得此殊荣的只有杜甫一人。杜甫死后其诗被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宋朝时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人也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可以说杜甫的诗,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的影响。

5、《岘山怀古》唐代:陈子昂

6、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7、驻马此重经,莫问渠天发残碑,临硎断阙;

8、全篇由景到人,由寻找瞻仰到追述回顾,由感叹缅怀到泪流满襟,顿挫豪迈,几度层折。全诗所怀者大,所感者深,雄浑悲壮,沉郁顿挫,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

9、义胆忠肝,六经以来二表;托孤寄命,三代而后一人。

10、“寻”:特意去找,“寻访”武侯祠,也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之情。

11、换句话说,人家世代官宦世家,起点很高,曾祖父还曾经在高宗时成为进士,杜甫也很争气,五岁能抬头,七岁会作诗,从小便有辅佐尧舜之志。看得出,文学创作这回事儿和家庭的基调很有关系,他早早便接触了许多社会名流,也得到众人的赞扬。

12、结庐在紫峰白水一侧,曲吟梁父,千载风云起卧龙。

13、看诸葛亮不是诸葛亮

14、他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结果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大诗人杜甫亦在海选的名单上。这也让他第一次见识到了官场的黑暗与复杂。

15、——佚名题江苏省南京清凉山驻马坡武侯词

16、树皮洁白润滑树干有四十围,青黑色朝天耸立足有二千尺。

17、他日杂耕渭上,忽一星飞堕,万事成空。使一曹三马,云雨动蛟龙。看璀璨、出师一表,照乾坤、牛斗气常冲。千年后,锦城相吊,遇草堂翁。

18、“柏森森”:令人联想到《诗经》中的《召南·甘棠》,暗示出蜀人对丞相的敬爱;同时还可以理解为以“柏”衬托蜀相诸葛亮的形象,表达出诗人对蜀相的崇敬之情。

19、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转载请注明出处唯爱说说网 » 描写诸葛亮的诗句有哪些【七擒七纵;如虎添翼;开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