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诗《雪》白居易
1、在寒冷寂静的深夜中诗人看见窗外积雪有感而发,心中孤寂之情愈发浓烈,写下了这首《夜雪》。
2、槐阴歇鞍马,柳絮惹衣巾。
3、目前已有13000白氏宗亲关注加入《白氏风采》平台
4、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5、时有官船桥畔过,白鸥飞去落前滩。
6、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7、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8、本来雪无声无味,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在沉沉夜色里,人的视觉全然失去作用,雪的形象自然无法捕捉到。白居易不愧是大家,他另辟蹊径,依次从触觉(冷)、视觉(明)、感觉(知)、听觉(闻)四个层次叙写,一波数折。生动传神地写出一场夜雪来。诗中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一读这首诗,它简直毫不起眼。
9、导语:白居易是我们老白家杰出的诗人,古诗我们也都学习了很多,但你又记得多少首白居易的诗词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白居易的经典古诗,一起大声的朗诵吧!
10、勿轻直折剑,犹胜曲全钩。
11、我观圣人意,鲁史有其说。
12、译文:燕支山天地冻寒,好将雪花当作鲜花,蛾眉憔悴埋没胡沙之中。
13、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4、草作者: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5、满庭田地湿,荠叶生墙根。
16、寄言邦与家,所慎在其初。
17、译文: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垂钓。
18、《夜雪》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是一首咏雪诗,诗人运用侧面烘托手法,通过描写“夜雪”,透露出谪居江州的孤寂心情。诗人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给人一种新颖别致,清新淡雅,别具韵味的感觉。
19、寒燠苟反常,物生皆夭阏。
20、应该是古诗《池上》白居易《池上》是唐代古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五言绝句。写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这首古诗也是自己心态的一种反映。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池上作者: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二、雪古诗原文
1、欲寻联句卷,先饮暖寒杯。
2、赏析白居易也写了不少与雪有关的诗,《夜雪》只是其中的一篇而已,不过虽然篇幅短小,却写得耐人寻味,波折委婉,有一种曲径通幽的效果。
3、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4、细细品味文字间的那一份感触
5、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6、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7、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8、夜寒生酒思,晓雪引诗情。
9、昔我十年前,与君始相识。
10、同为懒慢园林客,共对萧条雨雪天。小酌酒巡销永夜,大开口笑送残年。久将时背成遗老,多被人呼作散仙。呼作散仙应有以,曾看东海变桑田。
11、或记水不冰,或书霜不杀。
12、登宝公塔王安石倦童疲马放松门,自把长筇倚石根。江月转空为白昼。岭云分暝与黄昏。鼠摇岑寂声随起,鸦矫荒寒影对翻。当此不知谁客主,道人忘我我忘言。是王安石的
13、译文:夜卧枕被如冰,不由让我很惊讶,又看见窗户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
14、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15、译文: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斑白十指漆黑。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换取身上的衣服和填肚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不值钱希望天更冷些。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拂晓他急忙驾着炭车轧着冰路往集市上赶去。
16、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17、先柔后为害,有似谀佞徒。
18、何如钓船雨,篷底睡秋江。
19、可怜中间树,束缚成枯株。
20、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三、白居易写的雪景的诗句
1、试想,雪无声无味,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在沉沉夜色里,雪的形象自然难以捕捉。然而,乐于创新的白居易正是从这一特殊情况出发。
2、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3、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4、15319799350六六
5、诗中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它不仅凝重古朴、清新淡雅,而且新颖别致,立意不俗。
6、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7、译文: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
8、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宋·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9、在令人目不暇接的咏雪篇章中,白居易这首《夜雪》,显得那么平凡,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它凝重古朴,清新淡雅,是一朵别具风采的小花。
10、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11、好拂乌巾出,宜披鹤氅行。
12、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清·黄景仁《别老母》
13、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14、雾非雾:同上。前一个雾如果指的是“雾”这个自然现象,那么显然不是“雾”这个大家所认为的汉字。
15、曾将秋竹竿,比君孤且直。
16、古诗欣赏。鸟白居易。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古诗鸟白居易:
17、朗读,陶冶情操,升华修养!
18、注释译文:⑴讶:惊讶。衾(qīn)枕:被子和枕头。⑵重:大的意思,指雪下的很大。⑶折竹声:指大雪压折竹子的声响。
19、来时像春梦一样能有多少时间?去时又好似朝云散尽没有觅处。
20、春风白居易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荠:ji四声(音同济)
四、古诗《雪》白居易原文
1、这首五绝作于公元816年(元和十一年)。白居易时年任江州司马。在大自然众多的产儿中,雪可谓得天独厚。她以洁白晶莹的天赋丽质,装点关山的神奇本领,赢得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的赞美。
2、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3、五夜光寒,照来积雪平于栈。西风何限,自起披衣看。
4、这首诗是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所作。当时45岁的白居易被贬官到江州,也就是现在江西九江。心中郁闷、孤独,在寒冷寂静的深夜中白居易看见窗外积雪有感而发,把写景和自己的内心感受一起写出来,可谓别具一格,诗意含蓄,韵味悠长。
5、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6、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销。
7、全诗朴实自然,却韵味十足;诗境平易,而浑成熨贴,无一点安排痕迹,也不假纤巧雕琢,这正是白居易诗歌固有的风格。
8、好了,最后给大家送上一首好听的节气古诗吧,喜欢小朋友们能喜欢。
9、白居易既然号香山居士,所谓居士,是在家修菩提果,行菩萨道之人,古此词又不得不从白居易的身份考虑。
10、附着君权势,君迷不肯诛。
11、种兰不种艾,兰生艾亦生。
12、花非花:其实说的是自然界的真实状况,是对作者修行证悟的最好说明。也就是说花的长成,并不是因为人们给他们命名为花而长成。就像你的名字,并不可代表你这个人。而是人为的一种称呼。而这种行为在修道之中,被称为污染了人心。
13、日晚独归路,春深多思人。
14、阑干风冷雪漫漫,惆怅无人把钓竿。
15、来如春梦几多时:所以下面这句正好点名了作者的心思。对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的感慨。更是作者在体悟到人生,明白了花非花,雾非雾这个道理之后,对自己的“之前”,以及对仍未明白的人的一种感慨。
16、“已讶衾枕冷”先从人的感觉写起,通过“冷”不仅点雪的存在,而且暗示雪大,因为初落雪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骤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空气中的严寒。这里已感衾冷,足见落雪已多时。不仅“冷”是写雪,“讶”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见出雪的又一特点。此句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说明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表明雪下得大、积得深,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以上全用侧面烘托,句句写人,却处处见出夜雪。
17、元和十年(815年)六月,白居易44岁时,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杀,武元衡当场身死,裴度受了重伤。对如此大事,当时掌权的宦官集团和旧官僚集团居然保持镇静,不急于处理。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可是那些掌权者非但不褒奖他热心国事,反而说他是东宫官,抢在谏官之前议论朝政是一种僭越行为,于是被贬谪为州刺史。
18、白居易的《夜雪》作于公元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年)冬。诗人当时45岁,官职是江州司马。当时白居易因上书论宰相遇刺事被贬江州,在寒冷寂静的深夜中作者看见窗外积雪有感而发,孤寂之情愈发浓烈,写下了这首《夜雪》。
19、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20、梁园应有兴,何不召邹生?
五、白居易的《雪》
1、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2、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3、寒销春茫苍,气变风凛冽。
4、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唐·李白《王昭君二首》
5、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委婉、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却表现出残阳照射下,暮江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诗人沉醉了,把他自己的喜悦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了。
6、锄艾恐伤兰,溉兰恐滋艾。
7、藤花紫蒙茸,藤叶青扶疏。
8、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9、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0、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11、依次从触觉(冷)、视觉(明)、感觉(知)、听觉(闻)四个层次叙写,一波数折,曲尽其貌其势、其情其状。这首小诗充分体现了诗人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的语言特色。
12、始嫌梧桐树,秋至先改色。
13、我有鄙介性,好刚不好柔。
14、全诗布局井然,层层推进,从触觉、视觉、听觉三个层次叙写,一波数折,曲尽其貌其势、其情其状。结尾句以有声衬托无声,使全诗的画面静中有动、隽永清新,真切地呈现出一个万籁俱寂、银装素裹的清宁世界,诗人彻夜无眠的孤寂也表露无遗。这首小诗充分体现了诗人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的语言特色。全诗诗境平易,浑成熨贴,无一点安排痕迹也不假纤巧雕琢,这正体现白居易诗歌一贯的风格。
15、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唐·白居易《问刘十九》
16、拾得折剑头,不知折之由。
17、译文:四更天初至时,北风带来一场大雪;这上天赐给我们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来,兆示着来年的丰收。盛了半盏屠苏酒的酒杯还没来得及举起庆贺新年,我便就着灯光用小草赶写着迎春的桃符。
18、雪的诗句古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19、《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绝。这是一首写景佳作。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通过吟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清丽流畅,格调清新,绘影绘色,细致真切,其写景之微妙,历来备受称道。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20、译文:到了新年都还看不到芬芳的鲜花,二月初时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白雪也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故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六、古诗《雪》白居易
1、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3、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宋·卢梅坡《雪梅·其二》
4、原文: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5、目标:帮助那些没有时间,不知道读哪些诗,如何讲诗的家长提供工具,帮助孩子更好、更快掌握经典;
6、来唤醒你那最真挚的情缘
7、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唐·李颀《古从军行》
8、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也指晚霞。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可怜:可爱。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真珠:即珍珠。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上弦月,其弯如弓。
9、译文: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
10、小朋友们,明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节气,大雪和小雪、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只是这里的降水说的是雪而已。大雪节气,天气渐渐寒冷,很多地方已经开始下雪,俗话说“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已经有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有些南方也有了“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图画。到了大雪节气,寒冷的地方河里的水都被冻住了,人们可以尽情地滑冰嬉戏,那里成为孩子们一个游耍的天堂。
11、白居易这首《夜雪》,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它凝重古朴,清新淡雅,是一朵别具风采的小花。这首诗新颖别致,首要在立意不俗。咏雪诗写夜雪的不多,这与雪本身的特点有关。雪无声无嗅,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在沉沉夜色里,人的视觉全然失去作用,雪的形象自然无从捕捉。然而,乐于创新的白居易正是从这一特殊情况出发,避开人们通常使用的正面描写的手法,全用侧面烘托,从而生动传神地写出一场夜雪来。由于诗人是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才使得这首《夜雪》别具一格,诗意含蓄,韵味悠长。全诗诗境平易,浑成熨贴,无一点安排痕迹,也不假纤巧雕琢,这正是白居易诗歌固有的风格。
12、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13、但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它凝重古朴、清新淡雅。而且朴实自然,诗境平易,充分体现了白居易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的语言特色。而且从中还能表达出诗人此次的心情,可谓是一篇上上的佳作。
14、文字采编备注:本诗部分文字采编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唯爱说说网 » 雪古诗原文(在寒冷寂静的深夜中诗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