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诸葛亮的诗句古诗(146段整理)

一、描写诸葛亮的诗句古诗

1、在朋友的资助下,诗人杜甫总算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而这一时期也是其诗歌创作的高潮,不到两年里,竟作诗四百三十多首,占现存作品的百分之三十。由于成都是当年蜀汉建都的地方,城西北有诸葛亮庙,称武侯祠。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杜甫在到蜀中的第二年就探访了仰慕已久诸葛武侯祠,杜甫对蜀汉丞相诸葛亮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事迹大为称颂,当即就写下了一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蜀相》:

2、诸葛亮的大名永远留在天地间他的遗像清高让人肃然起敬。为了三分天下周密地筹划策略,万代好像鸾凤高翔,独步青云。

3、在艺术表现上,设问自答,以实写虚,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结构起承转合、层次波澜,又有炼字琢句、音调和谐的语言魅力,使人一唱三叹,余味不绝。人称杜诗“沉郁顿挫”,《蜀相》就是典型代表。本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对诸葛亮雄才大略,忠心报国的赞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先死的惋惜。

4、七星坛上卧龙登,一夜东风江水腾。不是孔明施妙计,周郎安得逞才能?

5、最后我们要说,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却声名远播,且对中国文学和日韩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诗歌的首联,写的就是诸葛亮应刘备三顾茅庐之邀,离开南阳郡隆中的隐居之地,下山去辅助刘备建立千古帝业,为他排忧解难。“抛掷”一词,反映了诸葛亮对故土和亲人既恋恋不舍,又义无反顾。

7、④二桃杀三士:公孙接、田开疆、古冶于是春秋时代齐景公的三位勇士。有一次他们经过县衙跟前没有行礼,晏子便向景公进谗言,说三人不守法度,应惩治他们。便设计借景公之名给三位勇士送去两个桃儿,叫他们依功劳大小吃桃。公孙接、田开疆先说功劳而拿到桃。古冶于说出更大的功劳,要两人拿出桃子。二人惭愧地自杀了。古冶子得到桃子,想到另二人已死,便觉得独自一人活着无意思,也自杀了。

8、步出齐东门,遥望荡阴里②。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冢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④。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

9、他一生心血都用在写诗上,其诗具有坚实的内容,纯真的热情,深沉的激愤,凝重的格调,从这方面说他又是诗人学习的榜样。

10、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

11、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12、而“八千女鬼”是拆字,合起来就是“魏”,最后确实是魏国灭了蜀汉。

13、这首诗分两部分,前四句凭吊丞相祠堂,从景物描写中感怀现实,透露出诗人忧国忧民之心;后四句咏叹丞相才德,从历史追忆中缅怀先贤,又蕴含着诗人对祖国命运的许多期盼与憧憬。全诗蕴藉深厚,寄托遥深,造成深沉悲凉的意境。

14、晖晖若长庚,孤出照一方。

15、诗歌的大意是:去哪里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辅佐两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可惜出师伐魏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

16、此后,杜甫还有一次为官经历,他受命赶赴凤翔行在,为左拾遗。但好景不长,在三个月后,杜甫便因上疏援救房琯而触怒唐肃宗被贬,最终弃官远走。至此,杜甫迎来了人生中最颠沛流离的岁月。在几经颠沛流离以后,杜甫举家逃难到四川成都,这个诸葛亮治理下的“鱼米之乡”。

17、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18、直到安史之乱前夕,杜甫得一个小官职——看守兵甲器械以及管理门禁钥匙。然,当叛军攻入长安城门,大唐王朝的荣光一朝败落,那当权者唐玄宗却携贵妃逃往成都,鼎盛的开元盛世成了云烟。

19、汉日落西南,中原一星黄。

20、 唐·杜甫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二、描写诸葛亮的诗有哪些

1、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2、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3、这首诗表面写的是冬去春来的景象,但“故乡情”三个字表达了赵孟頫心中的幽怨痛苦。

4、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

5、但是一旦时运不济,大势已去,就是英雄也无能为力。诸葛亮何等威武,何等神机妙算,但是到了关公走麦城,到了六出祁山,他也只能徒唤奈何。最后匡扶汉室的希望落空,只落了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生前身后名。

6、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7、司马温公挽诗·孔武仲

8、陨将星于五丈原头,司马尚警余烈;扶汉祚于三分天下,卧龙不亏宗臣。嘉庆丁卯(公元1807年),知沔县事,山东泰安范抡策题诸葛亮死在五丈原上,曾使司马懿追兵受警而遗留下了慌恐不安;匡扶蜀汉帝业于鼎立之中,诸葛亮不愧是世所敬仰的名臣。

9、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10、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所描绘的这些景物,色彩鲜明,音韵浏亮,静动相衬,恬淡自然,无限美妙地表现出武侯祠内那春意盎然的景象。然而,自然界的春天来了,祖国中兴的希望却非常渺茫。想到这里,诗人不免又产生了一种哀愁惆怅的感觉,因此说是“自春色”、“空好音”。

11、也就是说杜甫祖上世代为官,其祖父杜审言更是唐高宗年间进士,因此青少年时期的杜甫过着安定富足的生活。而受家境门风影响,年仅七岁的杜甫就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12、“丞相祠堂”,今称武侯祠,在成都市南郊。成都是三国时期汉国的都城,诸葛亮在这里主持国政二十余年,立下了勋业。晋代李雄在成都称王时为他建立了祠堂。后来桓温平蜀,成都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只有武侯祠完整无损。

13、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14、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15、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16、郑思肖的诗饱含亡国之恨,让人回味再三。他的诗虽然不太出名,但是有很多精品之作。

17、作为政治家、军事家的诸葛亮尚有遗憾,更何况像罗隐这样的一介书生呢?罗隐这是在借惋惜诸葛亮来安慰自己。自己屡试不中,并不是自己没有努力,而是时运不济。俗话说,时势造英雄。

18、争王图霸之业未立,各自割据称雄。

19、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0、但是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您认为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独掌大权以来,各地豪杰同时起兵,占据州、郡的人数不胜数。

三、描写诸葛亮的诗句或名言

1、由于成都是当年蜀汉建都的地方,城西北有诸葛亮庙,称武侯祠。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杜甫在到蜀中的第二年就探访了仰慕已久诸葛武侯祠,杜甫对蜀汉丞相诸葛亮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事迹大为称颂,当即就写下了一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蜀相》:

2、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3、托孤既尽殷勤礼,报国还倾忠义心。

4、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5、“第一课:无力回天,鞠躬尽瘁;阴居阳拂,八千女鬼。”前一句是说,诸葛亮即使鞠躬尽瘁也无力回天,蜀国终将灭亡。

6、罗隐也有首“筹笔驿”:

7、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8、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9、所谓“诗圣”,就是诗歌领域的圣人,中国三千多年诗歌史上得此殊荣的只有杜甫一人。杜甫死后其诗被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

10、第二课:“火上有火,光烛中土;称名不正,江东有虎。”司马家在曹魏朝廷掌握大权,司马昭已经是实际统治者。

11、《马前课》是诸葛亮所作,也叫《马前神课》,就是出兵之前,诸葛亮在马前占卜一课,就是起卦的意思,讲述了自三国时期到“大同”社会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卦象,共十四课。

1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3、先生晦迹卧山林,三顾那逢圣主寻。

14、诸葛亮未显达之时,是谁对他最为赞许呢,就是博陵的崔州平。

15、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16、也有一颗“致君尧舜”辅佐之心,但他仕途坎坷,终其一生都未能如愿。因此这首诗就更加显得沉郁顿挫,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是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17、荆州北靠汉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边和巴郡相连、蜀郡这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但是它的主人却没有能力守住它,这大概是天拿它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你可有占领它的意思呢?

18、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19、恸哭杨顒为一言,余风今日更谁传。

20、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四、描写诸葛亮的诗句描写诸葛亮一生

1、描写西湖的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仲夏夜之梦垂柳依依西湖暖风醉游人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水光潋艳晴偏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船头研鲜细缕缕,船尾炊玉香浮浮映山黄帽璃头肪,夹道青烟雀尾炉

2、当年先主屡次向您求教大计,辅佐先主开国扶助后主继业。

3、归根究底,杜甫对诸葛亮的种种敬佩、羡慕之情的背后还是对山河破碎的悲壮和百姓生活于黑暗之中的痛惜。在晚年杜甫的诗歌中,其主要内容也并非是感慨自身遭遇的不幸,更多的是对社稷苍生苦难的悲痛。

4、亡国之痛他不能大声的说出来,就在诗歌中含蓄委婉的表达出来。

5、其他著名诗人歌咏诸葛亮的诗,拣选几首如下。

6、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7、而唐代有个诗人叫胡曾,也写了一首赤壁诗,虽然不出名,却很有味道:烈火西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破英雄百万师。

8、龙卧南阳久,天回北斗高。

9、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10、分享一句你最喜欢的杜甫诗句吧~

11、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12、因此先帝就去隆中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于是刘备叫旁边的人退下说:“汉室的统治崩溃,奸邪的臣子盗用政令,皇上蒙受风尘遭难出奔。我不能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任,想要为天下人伸张大义,然而我才智与谋略短浅,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

13、杜甫的作品也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对后世影响可谓深远。晚年漂泊蜀地杜甫仍心系苍生胸怀国事,为此他特地为诸葛亮写了一首诗,其诗最后14字更是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选中学课本!

14、这首诗的题目筹笔驿是一个地名,位于现在的四川省内,著名谋士诸葛亮曾经在这里驻军筹划。有一次,罗隐路过此地,想到了诸葛亮的生平,因而生出了时运不济之感,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15、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16、“拯患救难,是唯圣人;阳复而治,晦极生明。”“贤不遗野,天下一家;无名无德,光耀中华。”

17、因为这一联是全首诗的重点和核心,所以诗人从开篇起便暗运斧斤,不断蓄势,一路盘旋,到此才着力点明,并用了浓重的笔墨。这也正合乎律诗中间二联“宜乎一浓一淡”的写作法则。这一联同时还是杜甫以议论入诗的范例。本来,以抒情为主是诗歌的显著特征,一般并不夹有议论。但是杜甫在这方面却打破了常规,而常以议论入诗,这不仅使他的诗歌内容有了特色,还体现了杜诗的一种技巧。

18、虽然杜甫诗歌造诣极高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但是杜甫的仕途却非常坎坷,屡试不第,最终为了谋取功名杜甫竟然客居长安十年之久。杜甫困居长安期间,不断向权贵投诗,希望得到他们的赏识推荐,但收效甚微。40岁那年,也就是京漂了6年之后,他进献的《三大礼赋》终于受到了唐玄宗的赞许,命其待制集贤院。可等到分配官职时,主试者仍为李林甫所以他又没有得到官职,还是只能等候任用。这一等又是数年,直到44岁时才被授了个八品小官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19、打在诸葛亮身上的标签,一是忠魂千古,二是鞠躬尽瘁,三是运筹帷幄,四是大业未成,这些都是历代文人歌咏诸葛亮的主题。

20、宋朝时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人也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可以说杜甫的诗,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的影响。

五、描写诸葛亮的诗句古诗有哪些

1、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2、颈联两句写的是诸葛亮去世之后,蜀国的悲惨状况,不仅君主刘禅无能,而且还有奸臣从中作祟。“千里山河轻孺子”,说的是后主刘禅听信奸臣的谗言,主动投降,轻易将蜀国的大好江山抛弃。

3、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4、“阴居阳拂”指的是蜀汉将要被宦官搞得乌烟瘴气,这里所说的就是黄皓,黄皓玩弄权术,正色匡主,刘禅最终被司马昭抓住,黄皓需要付很大责任。

5、这短短14个字,最终因感情真挚,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而作为盛赞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佳作,《蜀相》也被年年入选中学课本,供无数学子诵读传唱!

6、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形势危急之时奉命出使,从这以来二十一年了。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日夜忧虑叹息,只怕先帝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实现,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

7、(作者)杜甫(朝代)唐

8、正是因为看惯了朝堂的黑暗,长安的繁华和落寞,他开始思考治国安邦理政之法,成都是千年贤相诸葛亮的故国,他经常参拜古迹,并写下了蜀相,其中最后一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更成了千古绝唱。

9、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

10、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11、第5首。大书法家赵孟頫是宋朝皇室的后代,却因为各种原因在元朝廷做官。

12、声明:《湘识》将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和《微博客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互联网法律法规,不发布和传播谣言及虚假信息,不发布和传播低俗庸俗信息,不发布和传播“网曝”“网传”不实信息。认真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大力弘扬时代新精神,传播时代变化新成就,讲好百姓新故事,传播百姓好声音。共同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培育崇德向善的网络行为规范,让网络空间更清朗、正能量更充沛。

13、第十一课的预言也有迹可循,目前来说诸葛亮的14首预言诗对应的是14个朝代,目前来看,有11首已经实现,但还有三首至今未得到证实,分别是第14首。

14、刘备出兵伐吴就驻扎在三峡,无奈战败归来去世在永安宫。

15、晚途值子玉,华发同衰荣。

16、势欲起六龙,东回出扶桑。

17、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18、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19、可是第2年安史之乱爆发,叛军势如破竹,先攻下潼关,很快长安沦陷,皇帝带着小朝廷败走成都,穆宗异地登基,杜甫也跟着颠沛流离,乱世需要英才,他毛遂自荐,终于得到一小官儿,但时间不长却因一桩小事让皇帝大怒,直接被贬成负责礼乐的小吏,再后来,杜甫又辗转多处去了成都,在这里建了一座杜甫草堂,从此依靠朋友的接济生活,这两年正是他创作的巅峰,总共成诗400多首。

20、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

六、描写诸葛亮的诗句古诗

1、现如今人们张口可颂李白,闭口能背杜甫,这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了。作为唐朝最伟大的诗人之杜甫一生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其诗多是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的杰作,因而被后世誉为“诗史”。杜甫的作品也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对后世影响可谓深远。晚年漂泊蜀地杜甫仍心系苍生胸怀国事,为此他特地为诸葛亮写了一首诗,其诗最后14字更是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选中学课本!

2、杜甫如此崇拜诸葛丞相无疑是与他所处的时代有着莫大关系的。

3、尾联又回到现实中来。三国时代早就过去了,一切都成了过眼云烟。现在作者罗隐唯一能看到的是,筹笔驿旁边的一股泉水,它好像在怀念远去的诸葛亮,还在那里年复一年地流淌。

4、“锦官城”,是古代成都的别称。成都产蜀锦,古代曾经设有专门的官员管理,他们住在成都的少城(成都旧有大城、少城),所以又称成都为锦官城、锦城或锦里。另一种说法是因为成都地近锦江,这里山川明丽,美如绣锦,因而得名。“森森”,是形容柏树长得高大而茂密。武侯祠前有大柏树,相传是诸葛亮亲手栽种。

5、东汉末年,群雄纷起,龙争虎斗。

6、在晚年遇到了您二位像崔州平和崔瑗这样的朋友,华发之际同衰共荣。

7、杜甫和李白同是唐朝的著名诗人,同样仕途不顺,但相比之下,李白却是风光无虞许多的。李白少年便成名,得过玄宗皇帝为他降辇步迎的待遇,也受过无数名家的青睐尊重。而杜甫在生前却是始终寂寂无闻,自吟自叹一生。杜诗的风潮兴起,已然杜甫去世半个世纪之后的事情了。

8、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

9、一次罗隐参加进士考试又落第了,他闷闷不乐地从京城往家里赶。路上经过蜀道上的筹笔驿,驻足凝思,蜀汉丞相诸葛亮数百年前在这里运筹帷幄,北伐曹魏。但最终出师未捷,病逝于五丈原。

10、将军既是皇室的后代,而且声望很高,闻名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思慕贤才,如饥似渴,如果能占据荆州、益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和西边的各个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

11、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12、作为唐朝著名诗人,杜甫的家庭出身还是非常光鲜亮丽的,他是晋代消灭东吴大将杜预的二十世孙。据《旧唐书·杜甫列传》记载:“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位终巩令。祖审言,位终膳部员外郎,自有传。父闲,终奉天令。”也就是说杜甫祖上世代为官,其祖父杜审言更是唐高宗年间进士,因此青少年时期的杜甫过着安定富足的生活。而受家境门风影响,年仅七岁的杜甫就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13、后二句对刘备吞吴失师,葬送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统一中国的宏图大业,表示惋惜。末句照应开头,三句照应二句。在内容上,既是怀古,又是抒怀,情中有情,言外有意,在绝句中别树一格。

14、故国不归,山河未遂中原志;忠魂犹在,道路争瞻汉相坟。嘉庆七年(公元1802)夏,钦命陕西提刑按察使司(主管陕西全省司法之官职)文濡题诸葛亮死后不归葬于故乡,是因为没能完成统一河山的志愿;诸葛亮忠君的灵魂还在,过往的行人都争相瞻仰拜谒武侯墓。

15、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16、 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17、杨慎所引的武侯庙·杨慎

18、点击?每天一首宋词?关注我,加★星标★

19、古石幽香名士骨;苍松翠柏老臣心。光绪戍子(公元1888)仲冬,豫章(今江西南昌)萧执中题古老的碑碣石刻,散发出诸葛亮高尚气质与品格的清香;青绿色的松柏树,象征着诸葛亮忠于蜀汉帝业的高杰心灵。

20、那么杜甫又为何如此崇拜诸葛亮呢?难道仅仅因为他是历史上著名的丞相吗?实际上,杜甫的崇拜是其生活年代的一个反映,也是这篇诗歌背后所隐藏的社会背景。

1、现如今人们张口可颂李白,闭口能背杜甫,这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了。作为唐朝最伟大的诗人之杜甫一生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其诗多是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的杰作,因而被后世誉为“诗史”。

2、朋友们,你们还知道哪些不知名的好诗呢?欢迎留言哦。

3、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5、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6、三国乱世,诸葛亮出山助刘皇叔建蜀汉政权、定蜀都天下,其才华、品质皆为无数后辈所歌颂敬仰。历史上为诸葛亮颂功名的不少,但却有一人如唐朝诗人杜甫一般敬仰丞相大义。杜甫一生中为诸葛亮写下二十首多诗歌,一言一句中皆是透露出对丞相深厚的怀念和崇拜之情。

7、诸葛亮大名垂宇宙且万古流芳,他清高的品性真令人无比敬仰。三分天下是他苦心筹划的结果,他犹如展翅高翔在云霄的鸾凤。

8、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我们控制不了时运,但是我们可以选择顺势而为。

9、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

10、善战者不怒,善胜者不惧。

11、诗句中的“冠剑”,冠指文臣,剑指武将,实是指诸葛亮。刘禅贪生怕死,放弃抵抗,听从臣子谯周的建议,投降了曹魏,使刘备诸葛亮创立的蜀汉基业毁于一旦。这样诸葛亮如果泉下有知,一定会痛恨谯周的。

12、平生心事付悠悠,风雨燕南老楚囚。

13、也许他的命运早已经被注定,生于一个盛世王朝的转折时期,他的才华、他的斗志让他成为了这段历史的见证者。这也许便是上天赋予他的使命,伟大而艰难。纵观中国诗歌的发展史,杜甫也确实做到了,于他来说,他的志向永远都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14、您阅读本文前,请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湘识”,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能每天收阅免费的文章了。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请转发分享。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们的关注与支持。

15、这首诗题目叫筹笔驿。筹笔驿在四川广元,相传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时曾经驻军和筹划于此。取名含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意思。

16、可惜您却出师征战病死军中,尝使古今英雄感慨泪湿衣襟。

17、我也是一个布衣之士,胸怀报国忧民之情。在晚年遇到了您二位像崔州平和崔瑗这样的朋友,华发之际同衰共荣。我们都是寄意于经国济民,结成了兄弟般的朋友。让我们的友谊像管仲和乐毅一样在历史上千载传名。

18、三国鼎立你建立了盖世功绩,创八阵图你成就了永久声名。江水东流推不转你布阵石头,千古遗恨你灭吴失策功未就。

19、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八阵图》

20、诗人称颂了三国时刘备和诸葛亮君臣一体的亲密关系,抒发了自己不受重用抱负难展的悲怨之情。

1、山人发现,在《唐诗三百首》中最有名的一首诗是一首七律,短短56字催人泪下,它就是被誉为七律名篇的《蜀相》,而写这首诗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诗圣杜甫。

2、刘备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后来又到荆州投靠刘表,企图以“帝室之胄”的身份,用“恢复汉室”的名义,广揽人才,称雄天下。

3、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4、如有作恶违法的人,或行为忠善的人,都应该交给主管官吏评定对他们的惩奖,以显示陛下处理国事的公正严明,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内和朝廷奖罚方法不同。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都是善良诚实、心志忠贞纯洁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

5、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6、(作者)陆游(朝代)宋

转载请注明出处唯爱说说网 » 描写诸葛亮的诗句古诗(146段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