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袁隆平的小故事50字
1、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 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与此同时,袁隆平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 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
2、淡薄名利,如果他申请专利的话,或许他现在是中国最富有的人,可是他却把专利无私的贡献给国家;
3、培训了来自40多个发展中国家
4、一晃7个年头过去,当年的大学生小袁已迈入而立之年,成为了在当地广受尊敬的农学老师。然而这一年,所有人的日子都不太好过。中国从1959年开始进入三年困难时期,饥饿像乌云一样笼罩在人们头上。
5、邓哲拿过放大镜,仔细看了以后,也兴奋地喊道:“找到了,我们终于找到了!”
6、他明白来访者是江西老乡,又是为三农服务的一份实用性很强的报纸的新闻工作者,向农民传播党的各种惠农政策,带给信息和可操作的技术,方向很对头,农民朋友喜欢,长期坚持下去,报纸就有生命力。
7、1960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正在稻田里散步,突然间,一个偶然的发现,使得他的眼前一亮。他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俏丽而挺拔的株形,手掌般的稻穗,那样生动、那样鲜活地呈现在他的眼前。他忍不住像个孩子一样地蹦起来,如同发现了一座金矿,很是兴奋。他如获至宝,将这“鹤立鸡群”的稻株结出的稻种一粒一粒地收集起来,一共是170粒稻种。望着那一包饱满的籽粒,他比穷汉得了金元宝还开心。
8、(笔者:结婚,标志着新家庭的组建,对一个人而言,可谓是一生最重要的大事。选对了另一半,幸福快乐总相伴。否则,人生灾难便来临。如果两个人情投意合且志同道合,“闪婚”也不是不可以的。年轻的袁隆平能够说出“结婚比较重要”这句话,足以见得他对婚姻和家庭的看重。小家安定,事业才会稳定。)
9、在生活中,袁隆平先生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充满孩子气,完全不讲究吃穿,偶尔也会去逛街。
10、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袁隆平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11、1972年,农业部把杂交稻列为全国重点科研项目,组成了全国范围的攻关协作网。1973年,广大科技人员在突破“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基础上,选用1000多个品种进行测交筛选,找到了1000多个具有恢复能力的品种。张先程、袁隆平等率先找到了一批以IR24为代表的优势强、花粉量大、恢复度在90%以上的“恢复系”。
12、在视察稻田时,看到田间的鸭子,他像个孩子一样开心地学鸭“嘎嘎嘎”地叫!
13、思路在苦苦思索之中渐渐明晰,突然间袁隆平明白了,由于第一年选育的那株“鹤立鸡群”的天然杂交稻并非纯种,所以,第二年出现了分离。倘若第一代杂交稻的遗传优势能一直保持下去,按那株杂交稻的产量来推算,亩产可以达到600公斤,杂交水稻的前景不可估量!
14、有一次,和妻子到香港去。
15、长子袁安定,出生于60年代的黔阳地区,在那个生存条件相对恶劣的环境中,他通过努力成功考入大学,成为管理学专业的人才。
16、总之,袁隆平不仅仅是科学家,还是“战略家”,其从三系法,到两系法,到一系法的研究,使得远缘杂种优势利用,优势越来越强,促使杂交稻向全领域发展。
17、1968年,袁隆平700多株不育秧苗被全部毁坏。他坚持不懈寻找了四天,终于在学校的废井里,找到了仅存的5根秧苗。
18、19岁的袁隆平,已有了自己的独立见解。他想:第父亲要自己报考南京的重点大学,是希望自己能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对此,袁隆平毫无兴趣。第想赴重庆求学。抗日时期的“陪都文化”,对他有很大的吸引力;8个春秋的山城生活,使他有着深厚的感情。
19、2001年12月初的一天,袁隆平刚结束对委内瑞拉的应邀考察,就乘飞机直抵香港,出席被香港中文大学授予荣誉理学博士的仪式。
20、“那我也不要命了,咱们一起找吧!”邓哲心疼丈夫,也加入了寻找杂交水稻的队伍。
二、袁隆平的小故事50字到150字
1、1961年春天,袁隆平把这些种子分别播种在瓦罐的培养土里,栽插在窗前的试验田里。实在太期望它们能出成果,有时甚至兴奋得半夜都要跑去试验田,看几次他的秧苗。他像对待婴儿一样抚育着它们,看着它们一天一天地生长,注视着这些蓬勃的小生命,感到一种心灵相通的愉悦。终于盼到了秋天,然而其结果却令他大失所望。那株原本优势很明显的健壮的种苗后代的性状竟然发生了分离,没有一株赶上它的前代。秧苗长势七长八短,抽穗后穗短粒小。然而,眼前的情景并没有让袁隆平气馁。他冷静地凝视着变异的稻株,突然眼睛一亮,灵感顿时涌上心头:那“鹤立鸡群”的稻株,是品种间的杂交优势现象,很可能是一株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2、他前一秒还自诩是个“资深帅哥”,下一秒就因为自己的“不诚实”笑到镜头都模糊了。
3、袁隆平还解决了三系法杂交稻的几大难题,这是袁隆平的伟大贡献。首先袁隆平遭到了野生不孕稻,而且将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了杂交,并且找到了培育雄性不育系的有效途径,尤其是这个“有效途径”,使得三系法成为主流,让业界恍然大悟,有了“还可以这样做”的感叹。其次袁隆平培育了一批强势杂交种子,并且得到了推广,而且效果还很好。最后袁隆平解决了杂交稻的产量问题,而国外这种研究也比较多,但是最终都放弃了,只有袁隆平成功了。
4、袁隆平的试验引起了国家科委的重视,给他配备了两名助手,拨了研究经费。师生三人在荒芜的土地上开出试验田。他们脚踩烂泥,头顶烈日,每天都要轮番到试验田里去看几遍。
5、22日夜里,北京大雨滂沱。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院士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万众拥戴的袁公,走了。
6、“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我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这就是袁隆平!
7、爷爷最关心的科目是什么?
8、他的神坛下,是无数人的拭目以待;他的眼睛里,却只有秧苗摇曳的一亩田。他解决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让人们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被誉为当代“神农”。本期《大人物的小故事》将带领大家走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
9、然而,这篇“惊世”论文在当时科技界引来的更多的是质疑和嘲笑。
10、袁隆平内心的壮志被激发起来了,他发誓,一定要研究出一种高产的水稻,让自己的同胞吃饱!当时,科学家都认定水稻杂交没有优势,可是倔强的袁隆平不认输,他相信自己的判断没有错,无数次实验、无数次失败,都没有使他气馁。
11、那一刻,我深深体会到,荣誉不属于我个人,属于整个中国。”
12、发现了三株稻穗花药异常
13、逛进手表店,看到手表店手表价格非常高,他就赶紧把妻子拉了出来,说“这个手表说太贵了,咱不买了”。
14、次子袁定江,从小到大都是一个稳扎稳打的学霸,他凭借优异成绩考入了湖南财经学院。
15、十年动乱开始了。“文化大革命”给试验带来了灾难。1967年春季的一个清晨,袁隆平来到试验田边,不由惊呆了,实验秧苗全被拔光了!意外的灾难,并没有动摇他那要培育出高产水稻的坚强决心,他在污泥里一寸寸地寻找,终于在烂泥中找到了五株秧苗,又从水井里捞上了五株,把它们移栽到试验盆里,坚持试验下去。
16、听过无数次“金元宝比不上两个馒头”
17、在袁隆平连连获奖载誉归来后,有媒体的记者采访他时问道:“对于您的贡献,您自己作何评价?”
18、那时,中国学习苏联,在生物学和农学的领域中,米丘林、李森科的学说占据了统治地位。他按照李森科“无性杂交”的办法培育出了许多希奇古怪的新品种。他把西瓜嫁接在南瓜上,长出了西瓜不像西瓜,南瓜不像南瓜的一种新瓜;把西红柿嫁接在马铃薯上,地上结出了西红柿,地下长出了马铃薯。更有甚者,他把月光花与红薯嫁接,地下长出了红薯王,最大的一蔸竟重达5公斤。为此,黔阳地委在安江农校袁隆平的试验田里召开了现场会,这使得安江农校的师生大受鼓舞。
19、1964年袁隆平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66年在IRRI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培育出奇迹稻(IR8)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
20、老师进一步解释说:“这就是说,正数乘正数得正数,负数乘负数也得正数。”袁隆平边听边想,正数乘正数得正数,这好理解;负数乘负数也得正数,这是为什么呢?于是就发问:“老师,负数乘负数,为什么得正数?”
三、袁隆平的小故事50字越短越好写
1、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名誉院长、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黑龙江延寿县经济发展顾问。
2、——数学,因为爷爷数学好像不好,哈哈哈哈……
3、对于转基因大豆,袁隆平指出,只要是通过安全检测的转基因作物,都是没有问题的。袁隆平表示,转基因是农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4、在新闻中的露脸也大多是严肃地参加各种会议,发表各种科学演讲,或者是在田间地头视察水稻的生长情况。
5、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袁隆平依然在稻田里寻找他梦想中的雄性不育株,就像寻找一个失散多年的朋友。已经是第十三天了,可是,那让他惊喜的一幕仍旧没有出现,眼看扬花季节就要过了,如果到时候没有找到,只能等待下一年,“难道命运真的不给我一次机会?”想着想着他觉得非常疲倦,两腿发软,两眼直冒金星。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好不容易走到田头的苦楝树下,身子靠在苦楝树上,昏厥了。醒来时,他见自己躺在妻子怀里,妻子正在喂他喝治中暑的“十滴水”。
6、家长朋友们,您从袁隆平院士的10个故事中得到启示了吗?
7、平时穿着极随便的他根本没带领带,为了出席正规场合穿西装配领带,他就和同行的人上街买领带,同伴都劝他买条金利来领带,他嫌贵,不肯买,拉着同伴到地摊上去,买了一条花100元港币能买到6条的领带。
8、袁隆平笑吟吟地答道:“小时候,我很贪玩,有很多兴趣爱好。我读书,对感兴趣的课程,就认真听讲,而且考试得高分;对不感兴趣的课程,只求三分好,能及格就行了。大学毕业的时候,同学给我的鉴定是爱好:自由;特长:散漫。自由散漫,我就这么一个人。
9、邓哲连忙跑到袁隆平面前,问道:“你看到了什么?”
10、这就是袁隆平院士的伟大之处。
11、(笔者:幽默风趣,是一个人长寿的秘诀之更是乐观人生的表现。自黑即为自嘲,抛梗即为放出笑点。具备此种能力的人,一般思维灵活,富有创意,且心态极佳,可以在瞬间将令人尴尬的境地扭转,变被动为主动。这是一个人情商高的标志之一。)
12、正是这份质朴和坚定,让袁隆平在重重阻力和各种困难面前不灰心、不放弃,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次实验,总结每一次经验。
13、这个名字家喻户晓。他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的一生只为一个使命而来——让人类远离饥饿。
14、对于三个孙女来说,家庭氛围对她们的耳濡目染是显而易见的。
15、●明年的同学聚会,你还准备一个人去吗?
16、在成绩和荣誉面前,袁隆平公开声称现阶段培育的杂交稻的缺点是“三个有余、三个不足”,并组织助手们,从育种与栽培两个方面,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17、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勿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18、●全恩施最霸气的老板!
19、还有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20、袁隆平还解决了三系法杂交稻的几大难题,这是袁隆平的伟大贡献。首先袁隆平遭到了野生不孕稻,而且将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了杂交,并且找到了培育雄性不育系的有效途径,尤其是这个“有效途径”,使得三系法成为主流,让业界恍然大悟,有了“还可以这样做”的感叹。其次袁隆平培育了一批强势杂交种子,并且得到了推广,而且效果还很好。最后袁隆平解决了杂交稻的产量问题,而国外这种研究也比较多,但是最终都放弃了,只有袁隆平成功了。
四、袁隆平的小故事50字 小学生
1、可我从来没有后悔过学农”
2、对艺术的追求,他擅长小提琴,平时喜欢广博群书;
3、2011年12月中国梦盛典,钟南山给袁隆平颁发致敬奖杯。“我叫他隆平大哥,为什么呢?他只比我大几岁,他的身体特别好。我今天早上还(给他)检查了一下,唯一就是以后不要再抽烟了,好不好?”那天钟南山叮嘱了他4次。回到酒店,袁隆平果然没听钟南山的话,跟采访他的记者说:“来一根。”
4、这一领域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5、主持人问袁隆平爷爷,登上领奖台发表获奖感言,您想说什么。
6、当时的世界是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双方进行着科技、经济、文化等综合国力的比拼,而农业科学作为关乎民生的学科也得到了重视。而那时,无论是欧美还是苏联的主流农学家都对水稻杂交持反对意见,以苏联科学家米丘林、李森科为首的学者认为除非嫁接,否则水稻天然没有任何杂交优势;西方有些科学家更是断言:“研究杂交水稻是对遗传学的无知!”
7、下田地做实验,他很少坐车,都是骑着自行车去的,直到后来年纪大了,身体越来越不方便了,才购置了一辆不到十万元的车;
8、时刻关心人民,他解决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
9、袁隆平院士是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是当代神农。50多年来,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不懈探索,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战胜饥饿带来绿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获。他的卓越成就,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
10、就是这一株偶尔被发现的天然杂交稻,带给袁隆平灵感,带给他机遇,他的成功之路从这里开始。由此,袁隆平萌发了利用这种杂交优势提高水稻产量的设想。然而,袁隆平的设想与传统的经典遗传学观点相悖。
11、事实上,这是一个石破天惊的举动。
12、“很多人对学农有想法,
13、“饿殍遍野”,这个只在书中见过的词汇,如今却一次次地出现在袁隆平的身边,袁隆平被这触目惊心的情景震撼了,他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他漫步在那因干旱而枯萎倒伏的稻田里,一种巨大的悲怆涌上心头,这惨痛的一幕,震撼了这位农业科学家的心,引发了这位农业科学家由衷的责任感。当夜,袁隆平久久不能入睡,一闭上眼睛,饿殍悲惨的模样就会在脑海里交替出现。熬到了实在熬不住的时候,袁隆平终于睡着了,那夜他做了一个异常美好的梦,他梦见他种的水稻长得跟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他和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14、“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我毕生的追求和梦想。”袁隆平说。
15、袁隆平小时候被妈妈喊昵称“二毛”。上学的时候,老师给袁隆平的评语是:“爱好自由,特长散漫。”
16、付钱的时候有点不好意思对导购员说,太便宜了,每件多加几元钱卖给我,行吗?
17、他们怕自己是被太阳晃花了眼看错了,二人轮流用放大镜看了又看:那株雄花花药不开裂、摇动也不散粉的异样雄蕊,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眼前。他二人立即将这株洞庭早籼天然雄性不育株用布条系上,以为标记。他们采集上花药,拿回实验室,在显微镜下,用碘化钾染色法观察花药的反应,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这是一株雄性不育株。
18、事实证明,杂交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而且给世界人民带来了福音。受国家委派,袁隆平除主持超级杂交稻的研究外,也着力向世界各地推广这一项先进技术。
19、一个有梦想,并愿意为之去努力奋斗,一辈子做好一件事的人。
20、这是《感动中国》给袁隆平的颁奖词,这段颁奖词道出了袁老的一生,道出了他脚踏实地、躬耕大地的决心。从小开始,袁老就对农作物感兴趣。1949年,他原本可以报考南京的中山大学,但他毅然决然选择了去西南农学院读农学专业,并从此开启了他立足大地,躬耕一辈子的人生。
五、袁隆平的小故事50字越短越好
1、1964年夏季,安阳农校农场里的水稻又扬花了。每天正午,袁隆平都会准时到达田里,开始寻找雄性不育株。正午是最容易观察水稻花的时机。6月下旬,是湖南最炎热的月份。火辣辣的太阳当空高悬,似乎要把大地烤化,整个世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在午休,连耕作在田里的农民也躲在一树树的浓荫下纳凉。袁隆平赤裸着上身,下身穿了一条短裤,沿着田垄一行行地寻觅。他拿着放大镜认真地观察着那朵朵开放的颖花,仔细观察芬芳的花蕊,寻找有利的讯息,一朵花一朵花去找。一千朵、一万朵、十万朵……
2、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学者布朗抛出“中国威胁论”,撰文说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到时谁来养活中国,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短缺和动荡危机?
3、开展合作研究和技术交流
4、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袁隆平为什么被称为近代圣人,他有怎样的功绩?
5、他在拿到湖南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学专业硕士学位后,一直跟随父亲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工作,成为超级杂交水稻分子育种创新团队的首席专家。
6、1947年6月,湖北省举办全省体育运动会。袁隆平非常喜爱游泳,便向体育老师报名,要求参加预选。老师朝他打量一番后,摇摇头说:“你个子太小,体力不够,不行!”他心里不服气,心想:自己从8岁开始,在随父母逃难的途中,就是走水路来重庆的,一天不小心,在船上被四弟隆德推下了水,险些被淹死,幸亏被一位老船工救上船来,才保住了性命。
7、他说:眼下农民朋友的生活不是很富裕,相当一部分农民朋友渴望着脱贫致富而又一时找不到门路,你们这些高参肩上的担子不轻啊。听说《致富快报》全年定价不到50元钱,一天不到一包梅雀牌香烟钱。我看农民朋友是订得起的。
8、江财传媒联盟国旗队外宣部出品
9、“没有错误的实践,只有错误的理论。”袁隆平性格中倔强的一面爆发了。自己在实践中观察到的现实状况,让他不能在所谓权威的震慑下低头。他反复翻看书籍,在纷繁复杂的理论书籍中寻找自己研究的理论支撑点。然而越是探索,他越是坚信自己的想法是有可行性的。当然,他尊重权威,但他绝不迷信权威。对于“自花授粉杂交无优势”的观点,他大胆质疑,勇敢挑战,毅然坚持将“水稻杂交优势利用”作为自己的科研目标。
10、当代中国人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当常忆袁公。”
11、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与此同时,袁隆平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
12、55岁的时候,袁隆平在北京买了礼物托人捎回家,并写信给夫人:“在京给你买了两条裙子和一件汗衫,两黑一深蓝。这是我第一次买裙子,不知什么号码适合你穿,只好买两条供你选择。”
13、他认为这是自己教学生涯的开端,必须开好这个端。他不因为学校缺乏俄语教师而“滥竽充数”,而把它看成为一次学习的好机会。不备好课,他从不走上讲台。从教俄文字母发音第一堂课起,就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大家反映新来的俄语教师“板书清晰,发音准确,口齿清楚,重点突出,形象生动”。
14、毕业后,他先后参与创办了多家农业、科技、种业公司。现在,袁安定已经成为农业领域知名企业家。
15、从孙女的描述中,看得出来她们和爷爷袁隆平关系很亲近。
16、2001年8月21日下午,《致富快报》的记者走进了袁隆平的办公室。袁隆平热情地招呼记者坐在沙发上,请秘书给来访者泡茶,又递上香烟。
17、(笔者:在“知天命”的年龄,袁隆平院士从首都北京给夫人买衣服,而且还是第一次,可见他对事业的执着。好在,他终于“幡然醒悟”,而且付诸了行动。这在改革开放初期,也算是凤毛麟角了。而且,他还做了“两手准备”,给妻子以选择权。这是袁老对妻子的一种尊重。)
18、我相信你们必定会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
19、在充斥着浮躁与网红的世界,我们应该让孩子更多地了解,什么样的英雄与伟人,值得被我们所认识和信仰。
20、2013年,他启动了百亩示范片亩产1000公斤的超级杂交稻第四期目标攻关,计划到2020年前实现目标。同时实施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促进科技成果的生产应用。自2007年以来取得巨大的增产、增收效应,全国已有7个省市实施,其中湖南省全省参加的县(市、区)由20个增加至2012年50个,面积达882万亩。截至2012年,累计示范推广面积2000多万亩,增产20多亿公斤,为粮食持续稳定增产做出了新的贡献。
六、袁隆平的小故事50字
1、关于中秋节的小故事: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2、主持人说“您今年83岁高龄”,袁老说是“83岁青春”。
3、二孙女出生的那天节气是雨水,所以就叫袁友清(小名大米);
4、台下一阵大笑,为这位伟大科学家的坦诚和直率而叫好。他对自己性格中的优点和缺点不加掩饰,让中外大学生们愈加觉得他可敬、可亲,完全真实地展现了这位科学家伟大和平凡的完美统一。就这样,他的学术报告在轻松而热烈的气氛中结束了。
5、的确,袁隆平十分疼爱自己的三个孙女,就连她们的名字都是他亲自取的,并且都和天气有关:
6、下面我们来具体说一下。
7、从1960年开始,中国大地上遭遇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饥荒。在大饥饿的年代,正当壮年的袁隆平正在湖南安江农校当教员,也无例外地体验过大饥饿年代的切肤之痛。但这比起那些无配给粮供应,吃糠嚥菜,靠芭蕉头充饥,甚至用吃观音土来填饱肚皮而胀死的农民,城里人的苦算不了什么。
8、他谦逊豁达,不以权威自居;他作风纯朴,关心他人;他热爱生活,健康乐观。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我国当代知识分子忧国忧民、造福人类的宏大抱负、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奋斗意志、淡泊名利、奉献社会的思想境界。
9、参考资料:袁隆平—百度百科
10、国际上发展杂交水稻的首席顾问
11、孙女们说:长大后我们也要成为像爷爷那样的人。
12、1960年至1962年,是中国人最难忘的“三年困难时期”。不仅农民吃不饱饭,城里人也在挨饿。全国流行“浮肿病”,连大学的学子也不能幸免。笔者当年正在大学读书,全班有二十多人得了浮肿病,住进肿病医院,只剩下包括笔者在内五个能正常生活的人了。课堂上只有我们五个人,劳动也只有我们五个人。笔者多么渴望自己也得肿病,也进肿病医院,去吃那令人垂涎,用米糠和黄豆制成的营养品啊!
13、袁隆平还在两系法中解决了关键性的难题。当年两系法的研究遭遇“滑铁卢”,袁隆平凭借敏锐的直觉和多年的经验,提出了选育实用光温敏核不育系导致不育的起点温度指标和选育的技术策略,使得两系法走出低谷。后来,袁隆平又在两系法中,提出冷水串灌繁殖等重大技术,挽救了两系法,并最终将其推广应用。
14、1973年,43岁的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三系杂交水稻,选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亩产达到623公斤。
15、是中国杂交水稻第一人;
16、1960年罕见的天灾人祸,带来了严重的粮食饥荒,袁隆平目睹了严酷的现实,他辗转反侧不能安睡。他想起旧社会,人民受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受战争的痛苦,缺衣少食,流离失所。今天,人民当家作主,但仍未摆脱饥饿对人们的威胁。
17、袁隆平一直没有停下脚步
18、袁隆平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11项国际大奖。他无愧于“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光荣称号。
19、经过两个春秋的试验和科学数据的分析整理,又经过8年历经磨难的“过五关”,到1974年配制种子成功,随着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和在全国大面积推广,袁隆平名声大震。
20、但袁隆平并不这么认为,从1960年开始他尝试着寻找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水稻。正常来讲水稻属于自花授粉植物,在水稻花上同时存在雌蕊和雄蕊。而他要找的是一株变异的、天然没有雄蕊的水稻,这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寻找的前4年袁隆平一无所获。连着做4年没有希望的事,光是这一点,就注定了袁隆平的不凡。努力终于有了回报,1964年袁隆平在试验稻田中找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在随后的两年实践中他证明了,杂交技术可以提升水稻的产量。
1、袁隆平,男,汉族,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无党派人士,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无党派人士的杰出代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2021年5月22日与世长辞。
2、网络上“伯马教育”整理了袁隆平身为“普通人”的10个小故事,很有触动,分享给大家。
3、1973年10月,袁隆平发表了题为《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正式宣告我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这是我国水稻育种的一个重大突破。紧接着,他和同事们又相继攻克了杂种“优势关”和“制种关”,为水稻杂种优势利用铺平了道路。
4、袁老说:“我还就喜欢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5、1966年2月28日,发表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刊登在中国科学院主编的《科学通报》半月刊第17卷第4期上。5月,国家科委九局局长赵石英同志,获悉袁隆平发表的《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一文后,引起高度重视,以科委九局名义致函湖南省科委与安江农校,支持袁隆平的水稻雄性不育研究活动,指出这项研究的意义重大,如果成功,将使水稻大幅度增产。
6、解决完中国人吃饭问题的袁隆平将目光投向了全世界为饥饿所困的人。
7、袁隆平是经历过中国1959年、1960年、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的。袁隆平说,他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人类摆脱饥荒,让天下人都吃饱饭。在一次采访中,袁隆平有一段话深入人心:“一粒粮食能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这是粮食的重要性。上世纪六十年代,饥荒的时候饿死人,我都亲眼见过。大家都没有饭吃,叫花子过去讨饭,饭都没有,你讨谁?”当时,主持人问他,是不是特别害怕这样的场景再次出现?
8、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出生于1930年,八十几岁高龄的他仍然活跃在科研场上,为我国的水稻研究事业做着贡献。袁隆平的励志故事充满了奋斗和坚持的色彩,不畏艰难,知难而进是袁隆平院士做科研一贯的原则。“一颗种子改变世界”是对袁隆平所作贡献最好的诠释。
9、确认这是一株花粉败育的野生稻
10、袁隆平院士为解决人民的温饱奉献了毕生精力,是真正的“国之栋梁”“国家功臣”。人民不会忘记他,国家不会忘记他,世界也不会忘记他。
11、一天,他偶然在农校的试验田中发现了一株特殊的水稻,这种水稻与其他植株明显形状不同。普通的农民可能看一眼之后就认定这是一株病稻,将其扔掉。但袁隆平嗅到了一丝不一样的感觉,他在脑海中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构想,一个足以解决成千上万人吃饭问题的构想。这株特殊水稻的种子被保存下来并试种,在第二代中仍然保留了其特点。这就证明那一株水稻的特殊性状不是病理,那株水稻是可以保留下的变异种。他推断该水稻为天然杂交水稻。
转载请注明出处唯爱说说网 » 袁隆平的小故事50字到150字(131句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