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紫砂壶的诗句集锦
1、图2顾景舟制洋桶壶反面
2、上阕:槛外月满荷塘,窗前一盏绿片。幽香袅袅,禅意绵绵。寥寥数笔,内外景色环境便立体呈现在面前,茶、案、楼、荷、月,意象清晰,采取由小变大,由内而外,自近及远的白描写实手法,层次清楚,氛围烘托到位而不着痕迹。并隐隐点出“禅”字,但不深说,而悠然宕开,深得留白精髓。
3、悬壶大如斗,紫芋高五尺。物能充其量,满彻无不极。人禀天地正,性分亦有则。充之足为尧,不充乃为跖。
4、天似洗。残秋未有寒意。何人短笛弄西风,数声壮伟。倚栏感慨展双眸,离离烟树如荠。少年事,成梦里。客愁付与流水。笔床荼具老空山,未妨肆志。世间富贵要时贤,深居宜有馀味。大江东去日西坠。想悠悠千古兴废。此地阅人多矣。且挥弦寄兴、氛埃之外。目送蜚鸿归天际。
5、许多壶铭都是文人处世哲学及人生态度的体现,使紫砂壶成为文人“以壶寄情”的载体。紫砂刻画装饰是由制壶艺人署名落款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如供春之树瘿壶和时大彬制六角壶均在隐蔽部位刻有署名落款;清初,陈鸣远创造了壶底书款、壶盖内盖印的形式,在清代形成了固定的工序;此后,不仅制壶艺人为追求书法艺术及铭刻韵味而工于书法篆刻,自己落款题词刻于壶上。
6、(1)有明确的纪年墓出土。(2)有作者名款“大彬”,二字用笔熟练,“大”字最后一捺,有点滞重,名下无印章。(3)赭戏院的胎,坯体含有小泥粒故少平整明润感。(4)造型上壶嘴、壶柄和壶口未达到“三平”。为了增加壶的稳定性,壶嘴的底部作得壶柄稍高。(5)壶身素面无纹饰也无文字题记。以上几点是科学的总结,大彬壶,总的观感从胎体到造型比较精致,与明代墓葬出土相比,艺术风格上截然不同。
7、为确保紫砂壶的实用性,在许多细节方面,都有严格的规范。比如:
8、注重实用与整体造型的思想
9、张金城《石瓢》紫砂的灿若星河,杰出人物峰峦迭起,垒起了传统工艺的历史丰碑,紫砂的今日百舸争流,后起之秀欣欣向荣,奠定了民族文化的来日方长。
10、顾景舟一生发扬“工匠精神”,制壶工艺严谨,尤其擅长光器,线条流畅,一丝不苟。其存世作品已成为收藏家的抢手货,在拍卖市场屡创新高。近在网上见一顾景舟“山水纹紫砂壶”,其实就是传统圆器经典“掇球壶”。此壶质感清雅,温和大气,线条流畅,比例恰当,骨肉停匀,简练大方,制作颇见功力。壶身一面阴刻山水纹,一面刻行书铭文“山家风味犹示淡,花下寻诗品妙若”,与山水纹饰相得益彰。
11、释义: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12、3183许庆华制紫砂圆硕壶
13、把此瓦缶石,亦作玉壶看。壶中日月长,山窗无依样。三分分,茶解解,解之之渴。天茶星,守东井,占之占,得铭饮。
14、行李溪头,有钓车茶具,曲几团蒲。儿童认得,前度过者篮舆。时时照影,甚此身、遍满江湖。怅野老,行歌不住,定堪与语难呼。一自东篱摇落,问渊明岁晚,心赏何如。梅花正自不恶,曾有诗无。知翁止酒,待重教、莲社人沽。空怅望,风流已矣,江山特地愁予。
15、荆邑僧人出富贵,天工巧弄奇思绽。
16、放在堂间桌子上的老茶壶
17、3182王寅春制紫砂圈钮酒壶
18、沸腾蒙洱胜屠苏,陆羽煎来起雾图。
19、陶尽五行天地材,心持清淡问禅来。
20、“山家风味犹示淡”。“山家风味”语出南宋诗人陆游的诗“甲第朱门漫豪侈,山家风味定应无”。诗人痛恨王孙贵族的糜烂生活,而说山野农家的风味必定不会这样,而这句壶铭则说“山家风味犹示淡”,即山野农家的风味应当是粗茶淡饭,淡泊宁静。这也正是饮茶者追求的。
二、紫砂壶 诗句
1、煎好的茶水味道醇厚,香气持久。饮茶亦能使人醉,但不仅无醉酒之苦,反觉精神爽朗,渐入佳境。就好比独对孤灯之时,故人从万里之外赶来相逢。此种妙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惟有饮者才能体会其中的情味。
2、里面曾经装满琼浆般的母爱
3、梦牵魂、陶醉乐悠然,终生恋。南瓜情 在沙中生,在火里长。历经千锤百炼,造就腑中辉煌。身处艰苦环境,遍体印着伤痕。多少年啊多少代,总是那样默默无闻。时来运转,千载难逢,终于遇上伯乐知音。从田野走进闹市,竟成餐桌上的珍肴。它却仍不巧妆打扮,仍是那样朴实本分。只为千百万食客,献上一颗火热的心。颗颗金蛋流进熔炉,孵化出诱人的金凤凰,带着浓浓的乡情,飞向遥远的异国他乡。三养壶茶养壶,壶养茶;砂养人,人养砂.清茶静心壶一壶冲古意,千秋有同心;常论是非者,不作饮茶人百和丹砂百炼陶,印床深锁篆烟销。
4、3179范洪泉制谭泉海铭紫砂大一粒珠壶
5、依时依势灵活求变的设计思想茶具的材质、型制、式样变迁无疑与制茶技术、饮茶方式
6、至于摹形象体,殚精毕异。韵敌美人,格高西子;腰洵约素昭青镜之菱花,肩果削成采金塘之莲蒂。菊入手而凝芳,荷无心而出水。芝兰之秀,秀色可餐,竹节之清,清贞莫比。锐榄核兮幽芳,实瓜瓠兮浑丽。
7、3188当代吕尧臣制雨花石提梁壶
8、故宫另藏有杨彭年款飞鸿延年壶,是紫砂史上的重器。此壶泥色深紫,圆润的半球造型饱满敦实。壶腹刻“鸿渐于磐,饮食衎衎。是为桑苎翁之器,垂名不刊,曼生为止侯铭”,底部仿“飞鸿延年”瓦当之形,盖内钤“彭年”小印。该印笔道苍劲爽利,可作为鉴别“曼生壶”的标准印章之一。顾景舟大师在1982年9月访问故宫博物院时,鉴定此壶为真品。
9、总是难得糊涂。似乎满肚子水平,
10、此壶身如梨形,下腹圆鼓,压盖中央延势隆起,宛若丘壑。盖缘平坦与身相接,连贯一气,体现出大肚能容的饱满张力。三弯式壶流,鋬环,用泥略厚实,掺以熟砂,窑火甚足,整体气韵饱满厚实。壶底镌刻“风花雪月天”,左右两侧钤有“荆溪”、“栢原”两章。
11、释义:欢喜的和你吟诵并一起品尝紫砂壶泡出来的茶,羡慕你的潇洒和余情。
12、配“可以清心”四字草书
13、自纯工艺,巧工匠,细工夫。
14、524号作品王飞(江苏)
15、知了有声夜籁,观音无语清修。
16、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7、从容刀笔韵传神。闲情常在手,掌上有乾坤。
18、雍正紫砂胎包漆描金彩绘方壶
19、古泉题壶铭:香引春茗,声度梅花。
20、紫壶肚小长生意,犹泛春光千万重。
三、紫砂壶的诗句集锦怎么写
1、尾联描写紫砂壶之精美与神韵,教人赏心悦目,乐在在中。全诗开篇点题,对仗工稳,承转自然,中二联清新婉丽,蕴意隽雅,精彩非凡。唯尾联过实,未能留有余味。
2、人们遵循着近墨者黑的古训,墨水是他的心血,
3、以花货为例,花货是紫砂壶的一个重要品类,主要取材于花草树木、瓜果蔬菜、鸟兽虫鱼这些自然形态,以提炼、取舍和夸张为造型手段,追求神韵而不唯形似。清康熙年间的陈鸣远是制作花壶的一代宗师。他以生活中常见的栗子、菱角、荸荠、慈菇等自然形体入壶,使传统的紫砂壶变成了自然天真、趣味盎然的艺术品。其传世作品南瓜形壶、包袱壶、束柴三友壶构思脱俗,深得自然物事的精髓,充满自然韵味。另外,紫砂壶以本色特性著称,它重视自然,重视材质的本身特色,讲究素色素饰,这正是道家“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所体现的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的具体体现。
4、北苑茶山春风浮动,茶饼形状万千,方的如圭器,圆的如璧玉,都十分珍贵。茶饼被研磨地粉碎,进奉御用,可谓有功社稷,可与凌烟阁中为国粉身碎骨的忠臣功德并列。
5、历代以来,紫砂壶式多为前人的基础进而改良及演变,后来者却能别出心载,独树一帜,实为凤毛麟角。而四方传炉壶最频繁出现于清末民初,因成型技艺难度极高,能以此壶式承前启后者,首举俞国良。
6、嗅一下,有春天晨露的甘冽,
7、腊八节祝福语:熬一碗真诚的八宝粥,为你加入八颗心,一勺开心,一勺顺心,一勺舒心,一勺真心,一勺爱心,一勺倾心,一勺细心,一勺安心,在腊。腊八节的短信:吃一瓣腊八蒜,未来运气算一算;喝一碗腊八粥,前方道路无忧愁;尝一口腊八醋,无尽荣华罩得住;喝一杯腊八酒,以后日子啥都有。腊八节的诗词: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对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腊八》——(清)夏仁虎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婴下九霄。《腊日》——(唐)杜甫腊八节的习俗:吃腊八粥、腊八豆腐、泡腊八蒜、煮“五豆”、腊八面。
8、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紫砂的气质和锡器的气质是相类的,它们并不拥有名贵的材质,没有绚丽的色泽,有的只是暗哑的幽光,质朴的气质,所以它们的结缘其实倒是很自然的事情。遗憾的是,紫砂壶上的包锡覆盖了紫砂的本色之美和透气益茶之用,道光朝之后此种装饰渐趋没落,以致锡与紫砂分道扬镳。尤其传统锡器制作工艺式微,不能不让人扼腕。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多把镶玉锡包壶,可以一窥其魅力。
9、胡运撰壶铭:石可袖,亦可漱,生满瓢,燕者寿.。
10、愿舍三餐美,度壶心暖。
11、至味难能忘,还来煮嫩芽。
12、醉左边客,右边我,上边星。
13、溪山击豉助雷惊,逗晓灵芽发翠茎。
14、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
15、盈锅玉泉沸,满甑云芽熟。
16、图7王寅春制洋桶壶铭文落款
17、梅花松竹为三友,诗酒琴棋作四时。一碗绿昌永,清风生两腋。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故道攀山孤。名花自放春何力。饮酒千钟,挥毫万字。煮白石,泛绿云,一瓢细酌邀桐君。
转载请注明出处唯爱说说网 » 紫砂壶的诗句集锦(57段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