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原文朗读【古诗三首(浪淘沙、江南春】

一、登高原文朗读

1、古诗三首(浪淘沙、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课文诵读)

2、王国维评价纳兰容若”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后来又说周邦彦是”两宋之间,一人而已“。所以古人说法不可不知不可全信。关于唐诗七律第一也是如此。一 、唐朝七律的两个第一唐朝有两首七律分别被后人称之为第南宋严羽在其《沧浪诗话· 诗评》中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就是这首《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3、军神(课文诵读)

4、天高风急秋气肃煞,猿啼十分悲凉;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飞回。落叶飘然无边无际,层层纷纷撒下;无尽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身在万里作客悲秋,我常到处漂泊;有生以来疾病缠身,今日独登高台。时世艰难生活困苦,常恨鬓如霜白;困顿潦倒精神衰颓,我且戒酒停杯。

5、生命的手,拉近了你我的距离。

6、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7、独:孤身一人;独自一人。忆:想念。山东: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异乡:他乡、外乡。就是家乡以外的地方。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佳节:美好的节日。每:每当。逢:遇到。倍:格外;加倍、更加。遥知:在遥远的地方猜想。

8、我知道做为父母此刻的心情

9、意志的绳索仍旧坚硬如钢。

10、既是"登高",诗人自然联想到饮酒、赏菊。据说陶渊明"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逢弘(指江州刺史王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后归"。陶潜居宅,有人送酒。诗人行军在外,自然没有这个福分。所以,“无人送酒来”句,实际上是在写旅况的凄凉萧瑟,无酒可饮,更无菊可赏。他想到故园今日黄花堆积的情景,只能遥遥寄去一片深沉的乡情。“遥”字,渲染出诗人与长安的相距之远。“怜”字,不仅写出诗人对故乡之菊的眷恋,更写出诗人对故园之菊开在战场上的长长叹息,百般怜惜。“应傍战场开”,沈德潜说可悲在“战场二字”。残垣断壁,战血涂地,黄花开在被乱军糟踏得不成样子的帝都长安岂不可悲可叹!结句把惜花、思乡、感时伤乱的情绪包容在一起加以抒发,所以最为“可悲”。

11、传统吟诵|唐文治先生吟诵《诗经·谷风》

12、小毛虫(课文朗诵)

13、一着惊海天(课文诵读)

14、岑参(718年?-769年?),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15、研究杜诗的人一定会推崇杜甫的《秋兴八首》,但是杜诗研究专家胡应麟却把《登高》评为“古今七律第一”;他的原话是:“此章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移,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此篇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同样用“第一”评价《登高》的还有清朝的杨伦,他在《杜诗镜铨》中点评了这首诗,不过他含蓄一些, 认为《登高》是:“杜集七言律诗第一”。集大成者

16、诫子书(课文诵读)

17、明王世贞撰《艺苑卮言》: 老杜集中,吾甚爱“风急天高”一章,结亦微弱。清代吴昌祺 《删订唐诗解》:太白过散,少陵过整,故此诗起太实,结亦滞。结语

18、珠之雅诵读社全体成员将秉持诵读经典,传承优秀文化的宗旨,努力用声音传播经典,用文学塑造人格,用心灵传达赤诚……

19、黄继光(课文诵读)

20、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二、登高原文朗读其一

1、陈浩宇,盐城市伍佑中学2021届高三学生,珠之雅诵读的主播。性格开朗,有上进心。平时喜欢看书,也爱听音乐,还喜欢打乒乓球。我会继续努力,希望在收获好成绩的同时,也能收获到大家的珍贵友谊!

2、再说他生活的年代,他青年时期应该是盛唐时期,天下太平,经济繁荣。但他同时也处在郁郁不得志的煎熬中。作为一名忧国忧民的文人墨客,仕途坎坷,报国无门,那写出了郁郁寡欢的诗作是再正常不过的了。所以,“朔漠”“独留”“青冢”“黄昏”“空归”“夜月魂”“怨恨”等等字句里透出来的那份悲凉就不只是王昭君的怨恨了,应该也是他本人的哀叹,这可能是与经历有关吧。

3、我们来赏析杜甫的《登高》,看看他与如此高的赞誉是否相称。

4、《清明》这首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

5、小蝌蚪找妈妈(课文诵读)

6、重阳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民俗。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七月半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7、面对衰败的枯树,无心游赏,触景伤怀,写下了这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无限悲苦。

8、潦倒:衰颓,失意。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新停:刚刚停止。杜甫晚年因病戒酒,所以说“新停”。

9、在历史眼光看来,杜甫入蜀是人生中的重大错误抉择。这源于传统中原儒生的视野比较狭窄,没有国际视野。几年后,杜甫终于认识到这个错误,在白帝写下了《登高》一诗,其悲剧感动人心魄。

1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课文诵读)

11、一封信(课文诵读)

12、精神的三间小屋(课文诵读)

13、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通音乐,工书画。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天的山西省永济县),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正在长安谋取功名。他多才多艺,擅长绘画、书法,精通音乐,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14、秋风倩影来年如今又是重阳节

15、青蛙卖泥塘(课文诵读)

16、乡下人家(课文诵读)

17、怜惜远方长安故园中的菊花,这时应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

18、2、落花生(课文诵读)

19、白杨礼赞(课文诵读)

20、归去来兮辞(并序)(课文诵读)

三、登高原文朗读拼音版

1、母鸡(课文诵读)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是盛唐著名诗人王维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节倍思亲”流传至今,不仅是指重阳节思念亲人,还指国庆佳节,普天同庆,远在他乡莘莘学子对家的思念;千百年来,这句诗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3、兰亭集序(课文诵读)

4、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

5、bǎiniánduōbìngdúdēngtái

6、诗的前两句:这两句写“元日”(春节)的传统习俗有放爆竹、喝屠苏酒,用来渲染春节祥和欢乐的气氛。诗的后两句:“曈曈”是太阳刚出来时光辉灿烂的样子,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千门万户曈曈日”,承接前面诗意,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曈曈日”,指由暗转明的朝阳。结尾一句以桃符的更换揭示出“除旧布新”的主题。全诗将叙事与写景结合。通过对“爆竹声”“屠苏酒”“换桃符”以及开春送暖的春风等新年特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在春节这一天的热闹景象,流露出诗人在除旧迎新时无比喜悦的心情。

7、孔乙己(课文诵读)

8、囚绿记(课文诵读)

9、今天点在看,明天变好看。

10、这种江湖悲愁同时切合了大时代混乱和老百姓日子的艰难,也反映了杜甫忧国忧民的心情,不违“诗圣”之名。

11、老人与海(课文诵读)

12、杜甫。《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3、拿来主义(课文诵读)

14、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文诵读—视频版)

15、从我们提供的试音篇目中任选一篇进行录制(mp3格式),音频清晰无杂音,有简单配乐、背景音等音效处理为佳。

16、愿你们从此以后富丽堂皇。

17、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18、秋天的雨(课文诵读)

19、古人关于《登高》的评价也多不胜数,有一个评价说这首诗“形、声、色、态兼备”。从章法上说,与《黄鹤楼》不同,《登高》是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特别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意境开阔,出神入化,得到无数的赞誉,这是真正的盛唐气象。

20、这首诗整体色调悲壮阔大,但是结尾暗淡气势减弱,结尾也受到过不少批评。

四、登高 原文朗读

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课文诵读)

2、传统吟诵|王扶汉先生吟诵《诗经·关雎》

3、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课文诵读)

4、传统吟诵|赵元任吟诵《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5、据现存史料及考证,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上古时代。古时季秋有丰收祭天、祭祀大火星活动。

6、枣核(课文诵读)

7、手术台就是阵地(课文诵读)

8、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上册(部编版)的课文声音库正在积极建设中,珠之雅诵读社全体成员将秉持诵读经典,传承优秀文化的宗旨,努力用声音传播经典,用文学塑造人格,用心灵传达赤诚。

9、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惜再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把酒送来。

10、紫藤萝瀑布(课文诵读)

11、玄宗入蜀是因为不相信北方还有不跟随安史集团的势力,父子分道扬镳的背后,是玄宗悲观的南北朝构想。

12、然后祝饮登高的人幸福兴旺。

13、做为儿女此时最想听您的唠叨

14、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实景视频•课文诵读)

15、zhǔqīngshābáiniǎofēihuí

16、此诗载于《杜工部集》,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17、杜甫的《登高》为什么被评为唐诗七律第一?前言咱们的老祖宗评价前人作品时总喜欢夸张,动辄送上第一的桂冠,后人又断章取义,常常读者们搞得稀里糊涂。例如王闿运评价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竟为大家”,闻一多说其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后来惊人演化出”孤篇压全唐“的说法,仿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成了唐诗第一。

18、我们写诗还是学《登高》而不是学《黄鹤楼》,如同学书法从楷书学起。一开始就学黄鹤楼就如同学李白一样,容易画虎不成反类犬。

19、朱德的扁担(课文诵读)

20、在诗人的笔下写得有声有色,而引发出来的感慨更是动人心弦,这不仅写的秋的自然,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情景,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

五、登高原文朗读译文

1、这样仔细分析下来,从格律、对仗、文法、构思、意象、境界各个方面来看,有哪一首律诗能超越它?

2、liáodǎoxīntíngzhuójiǔbēi

3、林黛玉进贾府(课文诵读—音频版2)

4、济南的冬天(课文诵读)

5、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6、链接统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

7、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8、元日:农历的大年初一。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一岁除:一年已尽。除,去。屠苏:药酒名。古代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曈曈:日出时光亮的样子,诗中指“天刚亮时”。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茶、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演变到现在,人们大多会用对联贴于大门上。

9、一片绿叶是春天闪亮的明眸

10、我爱这土地(课文朗诵)

11、师说(课文诵读)

12、而太子并不这样看。大唐是当时的亚欧大陆领导者,其垮塌会导致整个丝绸之路经济体系的崩盘,这是大食帝国、河中城邦、回紇帝国等国际性势力不愿意看到的,他们更愿意看到唐朝平叛成功,并在新的体系里获取最大利益。经过娴熟的外交运作,大食帝国派兵帮助平叛,西域唐军得以抽调回国;草原丝路上的回紇人最终也同意站在唐朝一边。安史之乱最终并没有演化成南北朝。

13、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14、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15、飞向蓝天的恐龙(课文诵读)

16、颌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承接首联继续写景,在对仗的基础上换了一种写法,不再只是景色描绘,而是抓住神韵,开始融入自己的感情。身边是萧萧而下的落叶,眼前是奔流不息的江水,“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让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不绝,长江滚滚而来的气势,自然生出时光流逝,壮志未酬的汹涌悲怆。语义沉郁悲凉,对仗却十分工整,气势磅礴,如“百川归海”,实在是古今独步。

17、沙滩上的童话(课文诵读)

18、以两百杯祝饮爱我的女郎,

19、前四句通过增添感情色彩的物象描写(如风急、猿哀)”,为后四句的感情表达做了铺垫,抒发了自己年老体衰、他乡漂泊、穷困潦倒的哀伤情绪。

20、岳阳楼记(课文朗诵)

六、登高原文朗读

1、《古诗三首》(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课文诵读)

2、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3、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4、《后赤壁赋》(实景视频•课文诵读)

5、就是儿孙满堂的热热闹闹

6、小蜗牛(课文诵读)

7、原文: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译文: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无边无际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长江滚滚涌来奔腾不息。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8、万里:指远离故乡。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

9、或者,巨大泡沫轰然破灭,

10、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

11、古老体制难以将危机阻挡,

12、树和喜鹊(课文朗诵)

13、梅岭三章(课文诵读)

14、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1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课文朗诵)

16、艰巨: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苦恨:极恨,极其遗憾。苦,极。繁霜鬓:增多了白发,如鬓边着霜雪。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17、《吕氏春秋·季秋纪》有载,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18、爬山虎的脚(课文诵读)

19、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天高风急猿声凄切悲凉,清澈水中群鸥嬉戏盘旋。无穷无尽的树叶纷纷飘落,长江滚滚涌来奔腾不息。悲对秋色感叹漂泊在外,暮年多病我独自登高台。深为憾恨鬓发日益斑白,困顿潦倒病后停酒伤怀。

20、木兰诗(课文诵读)

1、江玉中,男,安徽霍邱人,著名诗人。88年发表作品,诗文散见于《诗人》《诗歌月刊》《诗选刊》《诗潮》《中国电影报》《齐鲁文学》《绿风》《中国诗人》《山东诗人》《湖南诗人》。

2、作为生物的社会(课文诵读)

3、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4、《诗经》两首(氓、采薇)(课文诵读)

5、林黛玉进贾府(课文诵读—视频版)

6、传统吟诵|赵元任常州吟诵《诗经·关雎》

7、注:请自备百度网盘;本资料只能用于公益,不可作商业目的之用!

8、只剩一滴水在干枯的海洋,

9、唐时的诗自然是平水韵,我们用平水韵标出全诗平仄,其中“急”、“白”、“落木”、“不”、“作客”、“百”、“独”、“浊”都是入声字,以仄音入韵:

10、登高: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以避灾祸的风俗。

11、首先祝饮我亲人幸福美满,

12、与朱元思书(课文诵读)

13、月亮羞怯地隐没它身旁,

14、父母的养育之恩一生难报

15、(关注文末说明,一键获取音频)

16、整首诗歌“悲”字是核心,是贯穿全诗的主线。诗人由内心伤悲而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触景生悲,由触景生悲到借酒遣悲,由借酒遣悲到倍增新悲,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着笔,悲情落句,大有高屋建瓴之形,坂上走丸之气势,这“悲”字是诗人感时伤怀思想的直接显露,是诗人忧国忧民感情的充分体现,这种朴素而博大的胸怀,让人品读咀嚼,至再至掩卷深思,叹惋无穷!

17、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18、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9、脑海却翻滚着它的琼浆,

20、将心与心的接触压缩到零距离

1、仍旧留于我火热的目光。

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3、wúbiānluòmùxiāoxiāoxià

转载请注明出处唯爱说说网 » 登高原文朗读【古诗三首(浪淘沙、江南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