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儿童放牧的古诗词【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一、描写儿童放牧的古诗词

1、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白话文释义:郊野里有块小小的怪石,怪石边长着丛竹子,挺拔碧绿。有个小牧童持着三尺长的鞭子,骑在一头老牛背上,怡然自乐。我很爱这怪石,小牧童你别让牛在它上面磨角;磨角我还能忍受,可千万别让牛争斗,弄坏了那丛绿竹。

3、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4、诗歌流露出留恋童年生活之情。儿童夜捉促织,勾起诗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5、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6、好久,较长一段时间。唐皇甫松《采莲子》词:“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西游补》第二回:“躇踌半日,更无一定之见。”《红楼梦》第二七回:“坠儿听了,也半日不言语。”

7、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8、牧童身穿蓑衣头戴斗笠,碰见人故意装得很神气。

9、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0、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11、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2、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13、——宋.杨万里《雨后田间杂记》节选

14、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15、白话文释义: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16、后两句即事论理,拉出逐利争名、机关算尽的“长安名利客”与悠然自得的牧童相比。有多少在官场上争名逐利的庸人,费尽心机,其实不如牧童自在快乐啊!在一贬一褒之中,表露出作者清高自赏、不与俗流合污的心态,同时也在赞美牧童。

17、考据严谨、引导孩子思考历史

18、此诗运用了三种对比:通过少小离家与老大回乡的对比,以突出离开家乡时间之长;通过乡音难改与鬓毛易衰的对比,以突出人事变化速度之快;通过白发衰翁与天真儿童的对比,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回乡欢愉之情和人世沧桑之感,并且将这两种迥不相同的感情水乳交融地凝合在一起。全诗采用白描手法,在自然朴素的语言中蕴藏着一片真挚深厚的感情。读之如饮醇醪,入口很淡,而后劲无穷。

19、赏析:孩子放学早,一回来就趁着东风放起了风筝,儿童正处在人生早春,儿童欢声笑语,兴致勃勃地放风筝,使春天更加生机勃勃,富有朝气。儿童、东风、纸鸢,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也凸显了儿童身上蓬勃的活力。

20、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二、

1、编辑:李维霞值班杨金总编张帆

2、儿童急起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3、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4、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5、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6、这首诗选用了梅子、芭蕉、柳花等物象来表现初夏这一时令特点。诗人闲居乡村,初夏午睡后,悠闲地看着儿童扑捉戏玩空中飘飞的柳絮,心情舒畅。诗中用“软”字,表现出他的闲散的意态;“分”字也很传神,意蕴深厚而不粘滞;尤其是“闲”字,不仅淋漓尽致地把诗人心中那份恬静闲适和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表现出来,而且非常巧妙地呼应了诗题。

7、白话文释义:仲春时节我经过南阳县西,村庄里的桑树都长出了嫩芽。和风吹拂着依依垂柳,点点细雨滴在曲折的池塘上。披着蓑衣的牧童正在唱歌,穿着红裙的少女隔着篱笆偷偷张望。我走进农家脱下半湿的衣裳,主人摆出丰盛的饭菜招待我。

8、牧童: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舟过安仁:一只小渔船里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划船用的篙和桨,而撑开了一把伞。难怪他们会在没有下雨的时候打伞,原来是想借助风的力量来驶船。清平乐·村居:屋檐低,茅舍小。小溪潺潺,岸上长满了茵茵绿草。一阵吴音,絮絮叨叨,还带着几分醉意,亲切,美好!这是谁家,一对白发苍苍,公公,姥姥。大儿子,在小溪东岸,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手艺可巧!小儿子,躺在溪边剥莲蓬,一个逗人喜爱的顽皮佬。

9、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牧童

10、“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11、牧童骑着牛远远地经过山村,他把短笛横吹着,我隔着田陇就能听到。

12、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

13、✦振:振荡;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林樾(yuè):指道旁成阴的树。

14、低头羞见人,双手结裙带。

15、注释牧竖:牧童持:穿戴傲然:神气的样子▲

16、溪深不须忧,吴牛自能浮。

17、第二句“笛弄晚风三四声。”描述了听觉上的感受,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一“弄”字,更显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笛声的悠扬悦耳,反映出晚归牧童劳作一天后的轻松闲适的心境。

18、(赏析)幼男幼女一起嬉戏,天真无邪的场景,使我们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自己小时候过家家等游戏情景,也由此诞生了沿用千年的两个成语,即“青梅竹马”和“两小无猜”。儿童处在人生的幼稚阶段,天真烂漫而又充满幻想,这大概就是人一生之中那最真挚、最纯洁的那段感情吧。

19、注释⑴蓬头:形容小孩可爱。稚子:年龄小的、懵懂的孩子。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⑵莓:一种野草。苔:苔藓植物。映:遮映。⑶借问:向人打听。⑷鱼惊:鱼儿受到惊吓。应:回应,答应,理睬。▲

20、(赏析)乡村春日,人们都在田间劳作,村里是很清静的,除了孩子们在宅前屋后嬉戏之外,少有闲人。有一位小童正玩得痛快,突然发现有船进湾来了,以为是客人来了,撒腿就跑回去,急急忙忙地解脱柴门的扣子,打开柴门迎接客人。

三、

1、译文: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2、▲一个小孩子正在学习垂钓,路人向小儿招手,想借问打听一些事情,那小儿却怕惊了鱼儿,连连招手不肯回答,真是活灵活现、惟妙惟肖,意趣盎然。

3、古诗词中描写儿童的并不多见,以上25首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它们仿佛时光机器,让我们穿越到千百年前,让我们看到那时儿童的各种形态:悠闲地放牧,快乐地玩耍,辛勤地劳作,热情地待客,好奇地模仿,调皮地创想......一个个生动活泼,自得其乐,宛在眼前。并让我们心生向往。

4、文字传承思想,阅读启迪心灵

5、赏析:这是诗人写给自己小女儿的诗。她才刚能听懂大人讲话,就咿咿呀呀地学着说话了。因为贪恋小车不肯去睡觉,因为衣服上少绣了朵金线花,就整个晚上哭闹着不休息。诗抓住小女孩学话、贪玩、爱漂亮、喜欢哭闹的特点,通过这些生活琐事的描写,使小女孩的天真可爱的形象跃然纸上,诗人爱女之情也流于笔端。

6、这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诗篇,诗人在诗中赞美了小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

7、牧童见人俱不识,尽着芒鞋戴箬笠。朝阳未出众山晴,露滴蓑衣犹半湿。

8、闭口:闭上嘴巴,不发出声音的意思。扩展资料这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诗篇,诗人在诗中赞美了小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显得特别专注。

9、(赏析)老年杜甫在成都回忆起童年时的情景。十五岁还是一股孩子气,身体健壮得象一头小牛犊,整天跑来跑去。到了农历八月间,庭院前梨枣成熟时,他每天都要无数次地爬树去摘取品尝。

10、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11、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12、‍偷偷地驾一页小舟,去湖里采摘莲子,本以为大人没有发现呢,但哪知道被小船划开的浮萍泄露了踪迹;冻水成冰,拿冰当铮,还要敲出声响来,又怎么能不碎一地呢?两个“安仁小童”,拿把布伞张开在船头,不是为了遮太阳,也不是为避雨,是要当做风帆,推动小船行驶。一个个顽皮又聪明,可爱之极。

转载请注明出处唯爱说说网 » 描写儿童放牧的古诗词【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