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物言志的古诗鉴赏 「表现手法:所托之物+形象」

一、托物言志的诗及赏析

1、表现手法:所托之物+形象特点+表达作用+所言之志

2、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续不断地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3、如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苏轼的《琴诗》就是最好的例子。诗中写道:

4、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5、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6、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分别是荷、菊、橙、橘

7、3)这首诗主要的艺术手法是什么?

8、赏析:此诗先是描写蝉的境遇,后面直接跳到自身的遭遇上来,直抒胸臆,感情强烈,最后却又自然而然地回到蝉身上,首尾圆融,意脉连贯。全诗以蝉起,以蝉结,章法紧密,对蝉的刻画与诗人的情意婉转表达到了浑然交融与统是托物咏怀的佳作。

9、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

10、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11、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12、蝉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清溪王维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13、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4、赏析:作者以寒菊象征忠于故国决不向新朝俯首的凛然气节。诗中句句扣紧寒菊的自然物性来写,妙在这些自然物性又处处关合、暗示出诗人的情怀。“抱香”,喻指自己高洁的民族情操,“北风”,双关语,暗示北方来的蒙古统治者。

15、您觉得有用,✨欢迎✨点击右下角「在看」

16、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17、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18、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来抒情,抒发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渴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为国建立功业。

19、赏析:这首律诗对仗工整,语言朴素,风格清淡,如“轻缣素练”(张说评张九龄语)一般。它名为咏物,实乃抒怀,既写燕,又写人,句句不离燕子,却又是张九龄的自我写照。作者的艺术匠心,主要就表现在他选择了最能模写自己的形象的外物——燕子。句句诗不离燕子,但又不黏于燕子,达到不即不离的艺术境界。

20、让我们先来看看白居易的《白云泉》:

二、托物言志的古诗鉴赏

1、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2、郑思肖《寒菊》:“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与一般赞颂菊花不俗不艳不媚不屈的诗歌不同,这首诗托深深隐含了诗人的人生遭际和理想追求,是一首有特定生活内涵的菊花诗。“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也决不被北风吹落的高洁之志,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北风”,分明指向起于北方的蒙古汗国,反抗之情,跃然纸上。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这首诗句用于表达“民族气节、忠贞爱国”时显得分外贴切。

3、情感——或发其志士之悲、君国之忧,或写其怀才不遇的感受。

4、2)这首诗的思想内容是什么?

5、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6、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幅傲然挺立、坚贞不屈的劲竹形象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立根破岩,咬定青山,千磨万击,屹立挺然。这副铮铮傲骨也正是诗人所追求和向往的,他那种坚定的意志、顽强的精神和不向邪恶势力屈服的气节通过这首诗表现得淋漓尽致。

7、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8、第二题先要说明手法。“悠悠闲处“是拟人。两句之间是对比。同时如果从深层考虑,把自然之物引申到社会形态,云和旱苗又有些象征的意味。不过这道题没有给注释,所以我认为这一层是可以不说的。只要把拟人和对比说出来即可。”

9、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10、这类咏物诗表面上看好像写的都是具体的物象,仔细品味就会发现,作者是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写具体的“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与抱负。

11、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12、所抒感情:什么内容寄寓什么样的感情

13、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14、3)试分析一下这首诗的艺术手法。

15、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16、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17、物: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18、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19、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20、什么时候才能给它戴上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

三、托物言志的典型诗句

1、释义: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虽悲鸣寄恨而无人同情。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可是满树碧绿依然如故毫不动情。我官职卑下,行踪飘忽不定,家园难返,故乡的田园也早已荒芜。烦劳你的鸣叫让我能够警醒,我也是,家徒四壁,举家清苦。

2、托物言志的古诗有:《青松》现代·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墨梅》元·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画菊宋·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菊花》唐·黄巢待到秋来九月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意思是:莲花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这句话写出了莲花身处污泥之中,却纤尘不染,不随世俗、洁身自爱和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即借荷花咏不受外界所影响的高洁人格和洒脱

4、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5、诗的前两句描写了蝉的外形和性情,后两句议论,揭示了蝉声传得远的原因。在这里,蝉的“垂緌”有点像古时的官帽,实际上是代指作者自己,“饮清露”则象征着作者像蝉一样的清廉。“非是藉秋风”表明他认为自己口碑好,声名远播,并不是由于自己位高权重,而实实在在是因为自己“德高”的缘故。诗中露出作者对自己才能品德的高度自信,甚至带有几分自鸣得意的意味。

6、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7、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8、次句写“竟还空”后出现的情形。云彩虽变幻以至消失,但切盼甘霖者仍在寻觅它的踪影。它仿佛故意与人们捉迷藏:到处寻觅不见,蓦然低头,却发现它的倒影映入水中;猛然抬头,则又见它原来就隐藏在山后。又好像故意在你面前玩戏法:忽而轻云片片,忽而重重迭迭。这就进一步写出了云的容与悠闲之状,怡然自得之情,写出了它的故作姿态。而经历过失望、体验过被作弄的滋味的诗人,面对弄姿自媚的云,究竟怀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也就可想而知了。

9、这类诗与托物言志类的诗有许多相似之处,只是它抒发的情感相对来说是短暂的,与“物”所处的具体环境和作者当时的个人处境关系更密切。

10、《山行》唐朝·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左掖梨花》唐朝·邱为 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青松》 现代·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11、托物言志是一种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就是诗人把自己的某种理想、人格或感情融于某种具体事物,就是物与志的结合。

12、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13、2)试析这首诗对比的表现手法。

14、提示:只要品性高洁,名声自然远扬,无须外在凭借。

15、王冕《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诗人以梅自况,借梅花的高洁来表达自己坚守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格远志。在具体表现手法中,诗歌将混世芳尘的普通桃李与冰雪林中的白梅对比,从而衬托出梅花的素雅高洁。“冰雪林中著此身”,就色而言,以“冰雪”形“此身”之“白”也;就品性而言,以“冰雪”形“此身”之坚忍耐寒也,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梅树比作自己。已经表现白梅的冰清玉洁,接着就拿桃李作反衬。前两句写梅花冰清玉洁,傲霜斗雪,不与众芳争艳的品格。后两句借梅喻人,写自己的志趣、理想与抱负,讴歌了为广大民众造福的英雄行为及牺牲精神。

16、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17、下面大家看一下这首诗的赏析:首句撇开夏云的各种具体形象,用“千形万象”四字一笔带过,紧接着下了“竟还空”这几个感情份量很重的词语。原来,诗人是怀着久旱盼甘霖的焦急心情注视着风云变幻。对他说来,夏云的千姿百态并没有实际意义,当然也就想不到要加以描写。对事物关心的角度不同,描写的方式也自然有别。这一句对夏云的描写尽管抽象,却完全符合诗人此时的感情。它写出一个过程:云不断幻化出各种形象,诗人也不断重复着盼望、失望,最后,云彩随风飘散,化为乌有,诗人的希望也终于完全落空。“竟还空”三字,既含有事与愿违的深深失望,也含有感到被作弄之后的一腔怨愤。

18、提示:前两句写春日之柳追逐东风,在繁花似锦的春日,在热闹非凡的乐游苑的舞筵上,与舞女翩翩起舞;后两句写秋日之柳,清秋斜阳,秋蝉哀鸣,何等萧条凄凉。春柳的繁盛反衬出秋柳的衰落,表现出对秋日之柳的悲叹之情。

19、五六两句,纯用“比”体。两句中无一字不在说蝉,也无一字不在说自己。“露重”“风多”比喻环境的压力,“飞难进”比喻政治上的不得意,“响易沉”比喻言论上的受压制。蝉如此,诗人也如此,物我融混,寄托遥深。七句仍用比体。喻高洁的品性,“无人信高洁”之语,也是对坐赃的辩白。然而正如战国时楚屈原《离骚》中所说:“世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一个人来替诗人雪冤。“卿须怜我我怜卿”,意谓:只有蝉能为我而高唱,也只有我能为蝉而长吟。末句用问句的方式,蝉与诗人又浑然一体了。

20、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四、托物言志的古诗解析

1、严羽《沧浪诗话》在讲到诗的好处时曾标举“言有尽而意无穷”,你从这首诗中体会到什么深意?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2、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3、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运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4、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5、一般提问方式:说出诗中所咏之物的形象特点(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6、在狱咏蝉(唐·骆宾王)

7、第一题中要求分析“竟”的表达效果。这类题目是需要大家重视的。我们教材上的《蜀相》中分析“自”和“空”这两个虚词,可以作为典范,认真研究。

8、盛开的菊花璀璨夺目,阵阵香气弥漫长安,满城均沐浴在芳香的菊意中,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9、待到秋来九月我花开后百花杀。

10、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明代诗人于谦在12岁时写下的一首吟诵石灰的诗——《石灰吟》吧!

11、托物言志的古诗赏析 竹石 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2、《卜算子·咏梅》是南宋词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咏梅词,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上片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下片写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词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虽终生坎坷却坚贞不屈,达到了物我融一的境界,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

13、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14、两首(咏梅)拟人比喻偏僻、凄苦,寂寞;清冷、萧疏,“脉脉”高洁刚强孤寂幽独B(“无意”的意思是不着意追求。)C(范诗没有表现出“高洁不污的信念”。)

15、2)后两句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思想?

16、诗人又写百花已经凋零,只有菊花立于疏篱旁,意趣无穷。这里的“趣”,既指菊花的傲风拒霜、独放光华的自然之趣,也是画家融入菊花形象中的高洁坚贞、真淳自得的主观之趣。。

17、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18、赏析:运用比喻的手法,赋予菊花以英雄风貌与高洁品格,把菊花作为广大被压迫人民的象征,以百花喻指反动腐朽的封建统治集团,形象地显示了农民起义领袖果决坚定的精神风貌。

19、这类咏物诗所描写或吟咏之“物”与某一类型、某一群体的人相似,而不单单指向作者自己。像北宋宰相李纲所作的《病牛》就是其中典型的一首:

20、画菊(宋·郑思肖)

五、托物言志诗鉴赏

1、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3、(2)四句运用拟人、对比、象征手法,一边是大片旱苗行将枯死,急盼甘霖,一边却是夏云高高在上,悠闲从容,化作奇峰在作自我欣赏。表现了作者对见死不救的夏云的憎恨以及对“不问苍生”的权势者的抨击。

4、这类咏物诗只是对物象情态进行生动的描摹,从而抒发作者对物象的喜爱之情。

5、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6、“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则是对菊花胜利远景的预见和憧憬。“冲天”,写出了菊花香气浓郁、直冲云天的非凡气势;“香阵”二字说明金菊胜利时决非一枝独放,而是群体皆荣,包含了朴素而深刻的天下太平观念;一个“透”字,又显示了菊花香气沁人心脾、芳贯广宇、无所不至的进取精神。“满城”是说菊花无处不有;“尽带”是说这遍满长安的菊花,都披上了黄金甲。“满”城“尽”是,如同云霞,映照着天空;如同烈火,燃遍了长安!塑造的,不是单独某一株菊花,而是菊花的“英雄群像”。

7、李商隐生在晚唐,一直处在“牛李党争”的旋涡中,始终不得志,心情常处于忧愁苦闷之中。这首诗,托物自嘲,蝉因处在高高的树梢上,只能吸风饮露,叫的声音再大也没有用,白白地浪费精力,自己不也是这样吗?因为太清高,不趋炎附势,即使不停地写诗文,鸣不平,甚至写到才思枯竭,都不见什么反应,多么令人伤心!诗人那种牢骚哀怨、怀才不遇的悲愤心情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展现。

8、一首好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或深或浅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想,或隐含生活的道理。

9、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0、“读清”全诗。

11、所借之物:既是作者的理想、旨趣、节操的化身,更是作品主旨和形象的载体。

12、形象特点:环境特点+自身特点

13、(提示:以物喻人,隐喻了作者虽遭不幸,前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以虽使粉身碎骨而心志不渝的斗争精神。)

14、提示:“逐”字写柳枝追逐春风,运用拟人手法,变被动为主动,写出了柳条的蓬勃生机。

15、待到秋来九月我花开尽百花杀。

16、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7、高考突破︱古典诗歌题材鉴赏:托物言志诗的类别及例文赏析

18、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19、1)这首诗歌中所描写蝉有什么特点?

转载请注明出处唯爱说说网 » 托物言志的古诗鉴赏 「表现手法:所托之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