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出三首托物言志的诗
1、待到秋来九月我花开后百花杀。
2、总结答题要点:手法+表达作用
3、A.即使B.不管C.无论D.也
4、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5、提示:“逐”字写柳枝追逐春风,运用拟人手法,变被动为主动,写出了柳条的蓬勃生机。
6、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运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7、(5)这首诗和李贺的《马诗》在表达方法上的相同点是()。
8、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9、①前两句写的是石灰从开采到烧制的过程,歌颂了一种视死如归、从容不迫的精神。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
10、(2)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11、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出淡淡的墨痕。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12、品读诗句,完成后面的练习。
13、“大漠”“燕山”是边塞征戍之地。“沙如雪”“月似钩”,略作点染,极精炼地勾勒出战场的典型环境。
14、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15、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16、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渴望早日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两句表达更为明显。
17、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18、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19、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村傍溪桥。
20、《竹石》借竹子扎根破岩,不怕狂风猛吹,抒发自己坚定顽强的精神。
二、写出三首托物言志的诗句
1、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2、(3)由“千磨万击”想到了成语。
3、首句“垂緌饮清露”,“垂緌”是古人结在领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像下垂的冠缨,故称“垂緌”。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息于高处,餐风饮露,故为“饮清露”。这句写出了蝉的清华俊朗的特点。
4、《马诗》《石灰吟》和《竹石》三首诗都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远大的志向。但表达的情感却又不同。表现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诗句是;表现诗人在困难和打击面前毫不动摇的诗句是;表现诗人坚守高洁情操的诗句是。
5、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6、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7、再来看看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竹石》:
8、(2)这两句诗中的“”表达了作者无限的企盼之情。“”象征受到了重用,“”形象地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9、颈联纯用比兴手法,两句无一不在说蝉,也无一不在说自己。“露重”、“风多”比喻政治环境恶劣,“飞难进”比喻自己仕途郁郁不得志,“响易沉”比喻自己言论受到压抑,不自由。蝉如此,自己也如此,咏物诗写到这种境界,真算是物我融混了。此处与杜甫《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异曲同工之妙。
10、③清白:指高尚的节操。
11、②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12、给下面的诗句选择正确的修辞手法。
13、小孤山坚固得犹如猛士在战场上屹立,又高危得好似孤单的臣子在末世时的艰难。明天我要登上峰顶,放眼眺望宇宙我的心才会宽一些。
14、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15、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16、译文:海燕虽然是细微渺小的,趁着春天也只是暂时回到北方。以燕子不知泥滓之贱,只见玉堂开着。便一日数次出入华堂绣户,衔泥作窠。海燕无心与其他动物争权夺利,鹰隼不必猜忌、中伤。
17、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
18、李商隐生在晚唐,一直处在“牛李党争”的旋涡中,始终不得志,心情常处于忧愁苦闷之中。这首诗,托物自嘲,蝉因处在高高的树梢上,只能吸风饮露,叫的声音再大也没有用,白白地浪费精力,自己不也是这样吗?因为太清高,不趋炎附势,即使不停地写诗文,鸣不平,甚至写到才思枯竭,都不见什么反应,多么令人伤心!诗人那种牢骚哀怨、怀才不遇的悲愤心情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展现。
19、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
20、《清平乐·六盘山》近现代·毛泽东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三、三句托物言志的诗
1、提示:表达作者壮志难酬、命途多舛的悲凉心境。
2、①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借物喻人,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百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②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词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度了自己虽终生坎坷却坚贞不屈。③粉身碎知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此诗借吟石灰的锻炼过程,表现了作者不避千难万险,勇于自我牺牲,以保持忠诚清白品格的可贵道精神。④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也决不被北风吹落的高洁之志,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⑤居高声自远,版非是藉秋风。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权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
3、3)试分析一下这首诗的艺术手法。
4、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5、(4)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
6、耕田千亩实千箱,精疲力竭谁抚伤。
7、《菩萨蛮·黄鹤楼》近现代毛泽东
8、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
9、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叹奇绝。
10、《马诗》借马渴望带上金笼头,驰骋千里,抒发自己希望有一个广阔空间,施展抱负,报效国家。
11、常用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寄情于物、借物喻人、比喻、象征、拟人、对比、比兴、联想和想像等。
12、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13、何当金络脑②,快走踏清秋。
14、译文:人们都说这里是海上的大门关卡,急流漩涡无边无际足以让人胆战心惊。这山是天地偶然留下来的砥柱,江山有此山就可以挡住任何狂风巨澜。
15、想象画面,读出物象
16、《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7、A.比喻的手法B.托物言志C.以景写情
18、(设计意图)用感性的方式唤醒积淀在学生心中的诗句、情景,强化对类概念咏物诗的认知,是接下来深度走进本单元托物言志诗的重要基础。把不同字体的《石灰吟》当成学生朗读的范本,则能让语文学习内涵更丰润,学习更有意思一些。这样的导入,既不枝不蔓,直指核心目标的达成,又不失感性,由形象到抽象,有助于学生轻松愉悦地开启学习之旅。
19、《马诗》这首诗是怎样借物抒情的?
20、若言弦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四、积累三句托物言志的诗句
1、所以诗人自然迫切的希望得到同行的欣赏与赞许,“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这样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不过说法上似乎小气了点——知音不赏,便要离去,到秋风中高卧。思来想去,总觉得格调实在不高。“苦吟”是作诗的一种方式,后世俗人不便评价,但倘若能一气呵成,即便有瑕疵,也是酣畅淋漓,痛快之至。过分注重雕琢,似乎总不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更让人觉得亲切。
2、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
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4、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5、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6、(1)B(2)何当金络脑踏清秋(3)千锤百炼(4)千万次捶打至今还非常坚韧,任凭你东南西北风。(5)B
7、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8、《感遇·其一》唐朝张九龄
9、◇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0、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11、比一比,组成词语。
12、本文来源于:古诗文赏析gswsx.cn
13、虞世南的《蝉》,骆宾王的《咏蝉》,李商隐的《蝉》,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情的名作。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
14、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分析所咏之物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挖掘物象内在品格和精神,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15、译文:白梅生长在有冰有雪的树林之中,并不与桃花李花混在一起,沦落在世俗的尘埃之中。忽然间,这一夜清新的香味散发出来,竟散作了天地间的万里新春。
16、(提示:以物喻人,隐喻了作者虽遭不幸,前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以虽使粉身碎骨而心志不渝的斗争精神。)
17、焚:焚香焚毁焚烧忧心如焚玩火自焚
18、《江城子·密州出猎》宋朝·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
19、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20、(5)诗句赞美竹子的精神品格。
五、搜两首托物言志的诗
1、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2、采用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要写好这样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与“志向”,“物品”与“感情”的内在联系。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点要与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有某种相同点和相似点。
3、1)这首诗歌中所描写蝉有什么特点?
4、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5、①“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个“咬”字将竹拟人化,表现出了倔强和坚韧的性格,还显示出了无穷的韵味和奇妙的意境。以“咬”字开篇,突兀奇峭,入手不凡,真是令人拍案叫绝。一个“咬”字,一个“定”字写出竹目标之明确,“不放松”写出意志之坚定。
6、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7、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8、提示:前两句写春日之柳追逐东风,在繁花似锦的春日,在热闹非凡的乐游苑的舞筵上,与舞女翩翩起舞;后两句写秋日之柳,清秋斜阳,秋蝉哀鸣,何等萧条凄凉。春柳的繁盛反衬出秋柳的衰落,表现出对秋日之柳的悲叹之情。
9、《石灰吟》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10、赏析古典诗文,聆听先贤心声,感受如画意境!古诗文赏析,与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
11、(4)借物喻人,托竹抒情。表现了作者不向恶势力低头,铁骨铮铮的形象。
12、袁枚《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藓自是低级植物,多寄生于阴暗潮湿之处,可它也有自己的生命本能和生活意向,并不会因为环境恶劣而丧失生发的勇气。在一个没有阳光、不适宜生长的地方,可是苔藓却长出绿意来,展现出自己的青春,而这青春从何而来?「恰自来」,嗯,并不从何处来,而是生命力旺盛的苔藓自己创造出来的!它就是凭着坚强的活力,突破环境的重重窒碍,焕发青春的光采。
13、(参考答案)通过对柳树“倚得东风势便狂”“飞花蒙日月”的描摹,写出了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并用“天地清霜”警告他们必无好下场,难逃灭亡的命运。
14、由物及人,建构核心语识。教师先引发批判思维:这首诗写的是石灰,石灰心里想的是清白。奇怪啊奇怪!我们看看四周用石灰粉刷过的墙壁,就这颜色看,用哪个词可能更准确?从而促成主动建构:原来诗人一语双关,借物喻人,表面上是写石灰的清白,实际是写自己的志向,他希望未来的自己也成为像石灰一样清清白白、品德高尚的人,这种写法叫托物言志。
15、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16、读《石灰吟》,初感知。指名读与齐读结合,读楷书、行书、篆书、草书等多种字体的《石灰吟》。
17、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等)着意描摹,追求“形似”。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追求“神似”。描其形,求形似;融入理,求神似。形神兼备,不即不离。情感——或发其志士之悲、君国之忧,或写其怀才不遇的感受。
18、“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意思是:莲花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这句话写出了莲花身处污泥之中,却纤尘不染,不随世俗、洁身自爱和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即借荷花咏不受外界所影响的高洁人格和洒脱
19、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20、②“千磨万击”写恶势力之甚,“东西南北”写恶势力无处不有,准确地概括了那个黑暗时代的特征,可见竹遭受的打击之大。“任尔东西南北风”,一个“任”字,多么生动、准确地写出了傲竹凛风而立,斗恶不止的英雄气概!表现出诗人无惧无畏、慷慨潇洒、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
六、写出三首托物言志的诗
1、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2、石灰是经过千万次锤打才从深山里开采出来,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3、(1)千锤万凿出深山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2)C(3)要留清白在人间(4)托物言志(5)AAAD
4、《墨梅》元·王冕我家洗砚池边百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度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画菊》宋·郑思肖花开不并百问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答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5、诗歌由嘉绿苑小学沈逍同学朗诵,特此鸣谢!
6、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7、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8、想象画面,读出诗中情思。粗略了解古诗内容读诗是一种读法,还有一种品诗方法叫见文字想画面,透过诗行,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先小组内互说,再集体反馈,教师视情况引导学生说得具体生动一些。
9、这类咏物诗表面上看好像写的都是具体的物象,仔细品味就会发现,作者是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写具体的“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与抱负。
10、颔联将不得志的感情推进了一步,达到了抒情的顶点。蝉的鸣叫声到五更时分已稀疏得快要断了,可是一树的叶子兀自绿着,并不为蝉鸣的“疏欲断”而悲伤难过,显得那样冷酷无情。此处涉及到咏物诗的另一特色,即无理得妙。蝉声的“疏欲断”与一树的碧绿本无关涉,而诗人却怪树的无动于衷,其实责怪的是有力者不肯出手相助,使自己困顿尴尬的遭遇不能改变。如此看来便顺理成章了。
11、不过贾岛的这首《剑客》到是出语不凡,读起来真是酣畅淋漓。“十年”自然是虚指(也暗指十年寒窗),与“一剑”相呼应,一多一少,形成两个极端,也引发读者无穷的想象:为了这把剑,这身武艺,剑客忍受住严寒酷暑,风霜雨雪,终于大功告成。“霜刃未曾试”,一剑在手,武功盖世,然而却没有一试身手的机会,为何?当然啦,真正的剑客是不轻易出剑的,出剑剑必舔血,但似乎也说不通,也许更多的是没有找寻到真正识得此剑的主人,我们在一些玄幻类的故事中,总可以看到这样的桥段:神器问世之前,平凡如劈材,一旦封印解除,主人问世,神器就显示出巨大威力,或许这位剑客也在寻找自己的知音,明君。
12、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13、(1)像刀锋一样突出分明.甚至可以(2)BA(3)动作两耳四蹄轻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4)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5)B
14、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15、《琵琶行》唐朝·白居易(诗前小序)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
16、串时间线,画精神轴,促成主动传承。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于谦死了,精魂永存。同学们,古往今来,清白一直是一个绝美的文化符号、一种至美的人格境界!古往今来,于谦们一直生生不息!学生借课件读一组不同时代不同人物的托物言志诗,既包含开课时读过的托物言志诗,如《墨梅》,也包含本单元的《竹石》以及陈毅元帅的《青松》诗作。
17、在山上,竹子紧紧咬定青山一点儿也不放松,原来是它的根深深扎进石缝中。千万次捶打到今天身骨仍然很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对于它来说,都是无济于事的。这竹子好坚强啊,好执着!
18、优化作业,自主自能,拓课堂入生活。当日作业(必做):用查阅资料、想象画面等方法自学本课另两首托物言志诗;周内作业(选做):查找不同时期托物言志的诗词,总结异同点,探究原因;长时作业:(选做)学习吟诵《石灰吟》或其他感兴趣的古诗吟诵。
19、所借之物:既是作者的理想、旨趣、节操的化身,更是作品主旨和形象的载体。
20、让我们先来看看白居易的《白云泉》:
1、砥砺研行,感谢大家的支持。
2、2)这首诗托物言志所言的志是什么?
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4、(设计意图)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在不同类型的文本里有不同的侧重与表现形式。《石灰吟》无疑是多维和谐统一的样本。积淀语言,发展思维,获得审美,文化化育,学生学得的不仅是一首托物言志诗的学习方法,更是一种可以融入血脉的贯穿古今的精神图腾。作为语文教师,在《双减》新要求背景下,减什么,增什么,是每一个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重要内容。我以为,就《石灰吟》教学而言,基于认知规律,为学生打开时间的画轴,打开激荡心魄的体验之门,打开自主探索与享受言语的语文世界,利于减轻学生对学习的心理负担,减少低效机械的训练,有助于高质量学习方式的重建。
5、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6、(提示:(1)托物言志,(2)环境烘托。)
7、苔也会开花的,当然,怪可怜的,花如米粒般细小,但难道小的就不是花吗?只要能够开放,结出种子,繁衍后代,便是生命的胜利。所以,「也学牡丹开」,既是谦虚,也是骄傲!对的,苔花如此细小低微,自不能跟国色天香的牡丹相比,可是牡丹是受人玩赏而受悉心栽培的,而苔花却是靠自己生命的力量自强,争得和花一样开放的权利——这世道并非仅为少数天才和英雄而存在的!
8、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9、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①。
10、石头是经过千万次锤打才从深山里开采出来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就算粉身碎骨都不怕,因为要一身清白留在人间。
11、译文:洗砚池边生长的一棵梅花,朵朵梅花都似乎是洗笔后淡墨留下的痕迹而没有鲜艳的颜色。它并不需要别人去夸许它的颜色,在意的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气充满在天地之间。
12、1)分析一下这首诗的形象特点。
13、(3)千种磨难万种打击仍然坚忍劲拔,不管你刮的是什么风。
14、表现手法:所托之物+形象特点+表达作用+所言之志
15、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B.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6、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麻烦采纳,谢谢!
17、同为咏蝉,同样工于比兴寄托,但由于作者的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却呈现出如此殊异的面貌,构成了如此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以上三篇,堪称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
18、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19、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20、高考突破︱古典诗歌题材鉴赏:托物言志诗的类别及例文赏析
1、C.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3、志指的是: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与赞美,歌颂它坚贞不渝,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转载请注明出处唯爱说说网 » 写出三首托物言志的诗(143段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