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典故抒情的诗句是什么 『剧辛②方赵至,邹衍③复齐』

一、借典故抒情的诗句

1、剧辛②方赵至,邹衍③复齐来。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明用:在引用历史故事时明白的指出是何人何事

4、答:B、D(B项“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的说法不正确,把典故理解得过偏过实;苏轼兄弟也并没有“自居第一”的想法。D项“切莫以家世傲人”的说法不正确,“家世”并无“傲人”之处,苏轼也了解弟弟,这一点无须嘱咐。)

5、36:望洋兴叹出处:《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含义:望洋,仰视样子。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缺乏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出处:《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含义:三人一起走路,其中必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6、典故:蓬莱山,古代传说渤海中的三仙山之此指所思慕的女子的居处。青鸟:传说中为西王母传递消息的神鸟。

7、颂古非今,抒发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

8、试题分析:此题考察诗歌用典的作用,理解典故要结合诗人的时代背景,知人论世,分析典故的内涵、手法和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一方面用贺知章告老还乡和诗人被迫隐逸做对比,表达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壮志难酬的愤慨。另一方面通过对皇帝“多此一举”的赏赐。暗示诗人不甘心作闲人。表达报效国家的理想愿望和对统治者的不满。

9、D.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

10、③缘情布景:缘情布景指因情选景,以情染景,景由情出,情傍景生,情景交融。景物一旦着上了诗人不同的感情色彩,也就意象化了,情中出景,景中寓情。

11、(021)诗歌中的意象

12、高考,绝不简简单单是一个人的传奇

13、古风唐李白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精锐长宁天山语文组

14、谢公屐出处:《南史﹒谢灵运传》记载:谢灵运游山,必到幽深高峻的地方。谢公指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含义:谢灵运穿的那种木屐。传说:“空中闻天鸡”出处:古代传说,东南有桃都山,山上有大树桃都,每当太阳初升,照到此树,天鸡就叫起来,天下的鸡也叫起来。

15、陶朱猗顿出处:《过秦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陶朱,就是春秋越国的范蠡,他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跑到陶地自称陶朱。猗顿春秋时鲁国人很有钱。含义:富人的代称。燕然未勒出处:《后汉书》。窦宪打败侵边的匈奴,在燕然山上刻石记功而归。后人就用燕然勒石表示克敌制胜,未取胜就说燕然未勒。含义:抗敌大功还未告成。封狼居胥宋文帝刘义隆在元嘉二十七年,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建立象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只落得自己北望而仓皇失措。封狼居胥:汉朝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封山而还。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北伐失败,作者借此事咏当时南宋近事,指宋孝宗隆兴元年,张凌北伐,在符离兵败的事。

16、所抒感情:什么内容寄寓什么样的感情

17、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18、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含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相露出来。毛遂自荐出处:《毛遂自荐》《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含义: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19、①触景生情:作者心中虽有某种情感,但却是隐含而不显露的,由于受到当前情景的触动而得以激发,引发作者将其表达出来。此类诗一般先写景后抒情。

20、这首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前景后情,融为一体,全诗气象雄浑,感慨深沉;诗人面对辽阔的江天,耳听清猿哀鸣,眼见飞鸟栖止不定,长江滚滚,落木萧萧,引发诗人的身世之感。诗人把新愁旧恨,浓缩在后四句诗里,一语百情。由全诗情景融洽,不着痕迹。情是景中之情,景是情中之景。

二、借典故抒情的诗句是什么

1、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2、(025)古典诗歌阅读鉴赏

3、切莫把琵琶的细弦拨动,我深深的哀怨细弦也难倾泻。天如有情不会老,真情永不会灭绝。多情的心就像那双丝网,中间有千千万万个结。中夜已经过去了,东方未白,尚留一弯残月。

4、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叫委婉含蓄,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修辞艺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正所谓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间接抒情的基本形式,在表现手法上,情景交融有五种形式,包括触景生情、以景结情、缘情布景、寓情于景,景略情在。

5、 又从对方写来,与自己倚楼凝望对照,进一步写出两地想念之苦,并与上片寂寞凄清之景象照应。虽说是自己思乡,这里却设想着故乡家人正盼望自己归来。

6、例1:《扬州慢》:有“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之句。

7、严羽《沧浪诗话》在讲到诗的好处时曾标举“言有尽而意无穷”,你从这首诗中体会到什么深意?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8、《早雁》中,运用典故抒情的诗句是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早雁》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此诗采用比兴象征手法,借雁抒怀,以惊飞四散的鸿雁比喻流离失所的人民,对他们有家而不能归的悲惨处境寄予深切的同情;又借汉言唐,对当权统治者昏庸腐败,不能守边安民进行讽刺。全诗通篇无一语批评执政者,但在秋天就设想次年春天胡骑还在,则朝廷无力安边之意自明。风格婉曲细腻,清丽含蓄,为杜牧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9、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10、与贺知章《咏柳》相比,李商隐《柳》表达出作者壮志难酬、命途多舛的悲凉心境:

11、1)分析一下这首诗的形象特点。

12、例6:“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析)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13、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4、从上面几首古诗中,我们也可以归纳总结出用典的几种常见作用。

15、诗的一二句首先写景,描写天气的骤变:“千里黄云”,北风狂舞,大雪纷纷,象征董大处境的恶劣。后两句是诗人安慰董大的话,意思是说不要为前途发愁,天下认识您的人多得很呢!安慰之语看似平常,其实表达了诗人与董大的深厚情谊。

16、佳人怀念自己,处于想象。本来是虚写,但词人却用“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这样的细节来表达怀念之情。

17、(析)其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是点;其余各句均是“染”,渲染相思之情的伤悲。

18、我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19、表达诗人面对人、事、物所产生的富有哲理的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情怀,天然的形势、阔大的气象与诗人在这景象面前产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如元稹的《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了喜爱菊花的原因,抒发了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讴歌和赞美之情。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失意和苦闷之情。

20、 A (A项说法涉及诗歌第一句,从诗的后两句“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可看出作者对精卫这个神话中人物的赞美,可知该项“作者对精卫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说法有误)

三、借古抒情和借典故抒情的区别

1、点染点染,本是国画的术语。绘画时,有的地方点,有的地方染,从而绘出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借用到古典诗歌中来,指的是作者在有些地方正面点明旨意,有些地方侧面渲染。这在写景抒情诗中比较常见,一般用景物来染;用一句话,一个词来点出要抒发的感情。渲染是为了突出旨意,旨意引导渲染,相互依存,和谐统一。例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人生梦如路长让那风霜风霜留脸上红尘里美梦有多少方向找痴痴梦幻的心爱路随人茫茫人生是梦的延长梦里依稀依稀有泪光何从何去找你我心中方向风悠悠在梦中轻叹路随人茫茫人间路快乐少年郎在那崎岖崎岖中看阳光红尘里快乐有多少方向一丝丝像梦的风雨路随人茫茫丝丝像梦的风雨路随人茫茫

3、耕田千亩实千箱,精疲力竭谁抚伤。

4、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5、(003)文言翻译指导

6、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7、“读清”全诗。

8、引发联想,创新意境

9、诗人借此表达沉痛而又凄凉的心境。

10、若言弦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11、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2、(009)文言文阅读:信息筛选题

转载请注明出处唯爱说说网 » 借典故抒情的诗句是什么 『剧辛②方赵至,邹衍③复齐』